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
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有感。唐代。李商隱。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并非是宋玉喜歡隱喻托諷常常有微辭,而是楚襄王沉迷艷夢醒來得實在太遲。
自從那驚世名作《高唐賦》寫成傳開之后,有關楚天云雨的詩章被認為全都可疑。
關:涉及。宋玉:戰國楚辭賦家,事楚襄王。微辭:以委婉含蓄的言辭托諷。
襄王:楚襄王。據說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澤,玉告以楚懷王曾游高唐,晝寢夢見巫山神女,襄王命宋玉作《高唐賦》。其夜王寢,果夢見與神女遇合,明日再命宋玉作《神女賦》。宋玉的《高唐》《神女》二賦,皆為托諷襄王荒淫之作。
楚天云雨:后以云雨指代男女合歡之事。此指表現男女愛情的作品。
參考資料:
1、鄭在瀛.李商隱詩全集 匯編匯注匯校:崇文書局,2015:400
2、蕭楓.唐詩宋詞元曲 二:線裝書局,2002:740
3、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出版社,2010:720
宋玉在生活經歷、遭遇、思想情感等方面與李商隱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宋玉深得李商隱的推崇和喜愛。李商隱的遭遇和他詩歌獨有的特點決定了他的詩歌常常被誤解。這首詩就是借助對宋玉的同情,來澄清自己詩歌的創作意圖。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出版社,2010:720
這首即事議論之詩,借宋玉以寫自己,含蓄深刻而措辭委婉。
詩的前兩句是說,并非宋玉特別喜愛隱舍不露的言辭托諷,正是因為襄王沉迷艷夢,遲遲不醒,這就暗示自己確有微辭托諷之作,而且是事出有因,不得不然。后兩句是說,自從《高唐賦》問世以后,凡是描寫男女情愛的作品便都值得懷疑為別有托諷了。這就暗示說,詩人自己另一部分寫男女情愛的詩作并不一定另有寄托,但人們因為受了微辭托諷的《高唐賦》式作品的影響,便都懷疑它們有所寄托了。李商隱用“盡堪疑”的詞語,是想表明這種“疑”事出有因,同時又是想表明這種籠統的疑并不符合實際。
李商隱與宋玉,都屬于多情才子、淪落文人一類。由于遭際相似,李商隱的偏愛宋玉,更多表現為自嘆與自傷。李商隱在當時境遇之中,常常是“無悰托詩遣,吟罷更無悰”(《樂游原》)。深曲濃重的愁思,沉緬綿邈的情感,產生了“楚天云雨俱有托”的藝術表達和追求。詩人的拳拳之心應當得到后人的理解。然而詩人非但沒有得到時人的理解,更被置之于無端的猜測和粗暴的責難之中。后二句“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奔仁寝q說其詩并非篇篇寄寓世事,也是譏誚世人無知,徒然疑忌,其中更有“才命兩相妨”、“多情豈自由”的傷感。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虬髯行送陳忠甫赴戚將軍幕。。歐大任。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頭上新焚章甫冠,據鞍欲掃東西虜。杜陵入幕本詩人,仆射豈徒似嚴武。今之太保大將軍,薊門仗鉞開胡云。戲下多收草茅士,半與衛霍論功勛。君行許國奇男子,萬里封侯從此始。燕郊八月飛寒霜,贈君犀甲鐵裲襠,蛇頭雙矛丈八長。漁陽山河盡錦繡,漢家障塞皆金湯。三衛貢市性犬羊,土蠻豈足稱名王。丈夫尺寸在邊疆,金印累累搖日光。好兒卻是李亞子,醉殺不數孫家郎。秦五羖,魏五釜,微賤成名自千古。策清大漠以尺箠,生縛匈奴用長組。陳忠甫,歸來何以報明主。
運司園亭十詠 其六 翠錦亭。宋代。章楶。 楩楠百尺馀,排列拱檐際。畏日自成陰,隆冬寧滅翠。虛曠得寂理,懶僻恣濃睡。誰知官府中,獲此沖漠味。
會麟山別業再次前韻四首 其四。。孫承恩。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云山欣屬目,事業愧初心。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云林。
河傳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清代。馮煦。 城闕。愁絕。落花時。野戍殘旂雨微。峽中一春無雁飛。相思。北來音信稀。十二青樓臨大道。春漸老。處處生芳草。杜鵑啼。人未歸。路迷。片帆吹又西。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