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宮,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殺人身合死,赦書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鄉(xiāng)吏籍中重改姓。
出來依舊屬羽林,立在殿前射飛禽。
羽林行。唐代。王建。 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天明下直明光宮,散入五陵松柏中。百回殺人身合死,赦書尚有收城功。九衢一日消息定,鄉(xiāng)吏籍中重改姓。出來依舊屬羽林,立在殿前射飛禽。
長安的惡少的壞得出了名的。他們敢于在酒樓下?lián)尳偕倘说呢斘锖螅R上又跑到酒樓上去狂歡醉飲。天亮他們下班后從皇宮里一出來,就分頭藏入五陵一帶的松柏中。終于有一天這伙人落網(wǎng)了,按法律規(guī)定他們多次殺人本該判處死刑,但皇帝卻下赦書釋放他們,還道他們有收城之功。當(dāng)他們被赦的消息在長安城中得到證實,他們便立刻在鄉(xiāng)吏簿籍中重新恢復(fù)了自己原來的姓名。這些人被釋放出來后,依舊當(dāng)他們的羽林郎,他們站在宮殿前逍遙自在地彎弓搭箭射殺飛鳥。
羽林行:一名“羽林郎”,為樂府舊題,屬《雜曲歌》?!坝鹆帧奔从鹆周姟h代以來,歷代封建王朝,都用“羽林”稱呼皇帝的禁衛(wèi)軍。
惡少:品行很壞,行兇作惡的少年。出名字:著名。
下直:直即值,意同今日的下班。明光宮:漢宮殿名,這里指唐皇宮。
合死:該死。
九衢:長安城中的大街,此處指全城。
“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開宗明義,指出羽林軍的來源是“長安惡少”,都是壞得出了名的!他們在樓下打劫客商,轉(zhuǎn)身上樓,便大吃大喝起來。一般強盜作案后,要隱匿潛逃,而這批惡少,堂而皇之,無視法紀。他們不僅轉(zhuǎn)身上樓醉酒,毫無顧忌,而且是“天明下直明光宮,散入五陵松柏中”。詩人接連使用“樓下”、“樓上”、“天明”、“散入”諸詞以顯示這是一連串毫無顧忌的行動;寫他們在長安城中,大搖大擺地干壞事;樓下劫財,樓上醉酒,天明又從樓上下來,徑到皇宮里去值班,值班完畢,就又散入到五陵松柏林中去路劫殺人了。明光宮,漢代宮殿名,這里是以漢代唐:“五陵”,西漢五個皇帝的陵墓,面積很大,多植松柏,是豪門貴族居住的地方。從“散入”二字看,說明參加殺人劫貨的人數(shù)很多,膽子極大。
以上四句,表面上是寫羽林惡少之“膽”,實則是寫羽林惡少之“勢”,炙手可熱,有很厲害的后臺。
“百回”二字不可輕輕放過。這說明他們盡管常常劫財殺人,誰也奈何不得,直到“百回殺人”,罪大惡極才被問成死罪;但接踵而來的,卻是皇帝的赦書,說他們“收城”有功,可以將功折罪!古代,在政治混亂時期,戰(zhàn)役中常有虛報戰(zhàn)功的現(xiàn)象。中唐之歲,常讓根本不懂軍事的宦官統(tǒng)兵或監(jiān)軍,更是可以信口雌黃,在敘錄戰(zhàn)功之際,甚至把根本沒有參加戰(zhàn)斗的人也報進去。羽林惡少,或認宦官為義父,或以財貨重賂閹黨,“赦書”之事,自然就由他們一手操辦了。所謂“收城功”云云,就直接反映了軍事、政治的混亂與黑暗。
最末四句,是寫羽林惡少們逍遙法外的得意之態(tài):“九衢”,長安城中的各條大街,代指京城。惡少們犯了“身合死”的大罪之后,最多不過更改姓名,暫避鄉(xiāng)間,一當(dāng)被赦的消息從京城中得以證實,他們就又在鄉(xiāng)吏的戶籍冊中重新恢復(fù)了原來的姓名;并且露面之后,依然當(dāng)他的羽林軍,可以“立在殿前射飛禽”,又受到皇帝的賞識了!末句是全篇最精彩、最傳神之筆。它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群羽林惡少逍遙法外、有恃無恐的情狀?!吧滹w禽”已見其自由狂放之態(tài),“立在殿前”射御前之鳥,更見其得寵驕縱的神態(tài),他似乎在向人們挑戰(zhàn)!讀至此,人們不禁發(fā)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詩人對朝政的失望、感嘆,盡在不言之中。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貴上?!贝似恢h論,題旨所在,又以一幅令人深思的畫面出之,可見作者表現(xiàn)手法之高明。
王建。 王建(約767年—約830年):字仲初,生于潁川(今河南許昌),唐朝詩人。其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紀事十一首 其三。近現(xiàn)代。趙熙。 海風(fēng)吹處盡浮云,月蝕瑤臺色色昏。誰識卅年辛苦力,老來含淚入斯門。
西興渡口雪。宋代。蘇泂。 岸側(cè)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fēng)。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雨后漫興。清代。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躍然攫之入懷袖,黃金白璧不肯售。造化小兒真幻師,換人雙眼當(dāng)晴晝。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fēng)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宋代。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yīng)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鄖襄之役與伯玉侍郎別恰三載矣聞出谼中至錢唐走信奉迎因成感舊之作。明代。王世貞。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yīng)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