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國傾城,非花非霧,春風十里獨步。勝如西子妖繞,更比太真澹濘。鉛華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標格無雙,鎮鎖畫樓深處。
曾被風、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閑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從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輕舉。信下蔡、陽城俱迷,看取宋玉詞賦。
東風第一枝·傾國傾城。宋代。吳文英。 傾國傾城,非花非霧,春風十里獨步。勝如西子妖繞,更比太真澹濘。鉛華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標格無雙,鎮鎖畫樓深處。曾被風、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閑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從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輕舉。信下蔡、陽城俱迷,看取宋玉詞賦。
“傾國”兩句,點出“情”系何物。此言情之所衷,則“情人眼里出西施”,自然她定是傾國傾城貌,天下第一美女之尊號也非她莫屬矣。情,似花妖艷而非花,似霧朦朧而非霧,情實是為一種發諸心端的感性表現矣。“春風”三句,承上繼續發揮。言情之所衷,故心上人理應比西子妖嬈,比玉環更顯得寧靜脫俗。她在情人心目中有如“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詩)的處在獨步群芳的至尊地位。“鉛華”兩句,繼續承上發揮。說在情人眼里,她雖不施脂粉,卻是“清水出芙蓉”,所以即使是傳說中的巫山神女,洛水宓妃也比不上她的美貌。“似恁地”兩句,點明系單相思。言詞人心目中這樣一個標致無雙,完美無缺的絕代佳人,卻被人為地深藏在畫樓深處,使之無緣相見,只能以單戀、夢想聊解相思耳。
“曾被風”兩句,設想“畫樓”中人的生活起居。言這位佳人住在畫樓中,春風卻可以輕易吹拂她的面容,秋月也可以隨便照亮她的倩影。這也是對己之不能一見其面,作無奈的感嘆。“似花”兩句,再贊其美照應上片。言這位佳人似花鮮艷而勝于花,如柳婀娜更比柳飄逸,所以花為之羞閉,柳也心生嫉妒也。“不教”兩句,臆想也。言心中的美人啊千萬不要叫她歌舞,恐怕她翩翩起舞時化作彩云飛升而去。“信下蔡”兩句,總結其美,為她作詞而歌之。“信下蔡”一句,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句意“惑陽城、迷下蔡”。“陽城、下蔡”都是楚國貴公子的封地,這里泛指紈绔子弟。“宋玉”,屈原弟子,詞賦家,這里借代詞人自己。詞人說:情之所衷正如宋玉所說可以“惑陽城、迷下蔡”,左右一切矣。因此我且填上這首《東風第一枝》詞,作為對她的歌頌吧。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如夢令·月似二年前好。元代。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新作殊亭。宋代。薛季宣。 虎將夏中時,旋復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復不侈。元碑碎俗令,遺集裒空紙。縱步此山椒,金聲猶屬耳。舊亭苦弗稱,新亭直殊美。書文兩奇絕,蹤跡存布指。古人久不見,今人尚殊此。能知古今意,元始本無始。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明代。鄭廷鵠。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龍。徘徊詠高調,千載聞清風。
寧國蔣氏山居四景 其二 梅溪釣艇。明代。程敏政。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題徐氏貞節卷。。何喬新。 孤篁勁柏翠交加,靜處幽閨閱歲華。誓保貞骸歸北壟,忍移芳屣到東家。梁間愁見春巢燕,庭際羞栽夜合花。青簡已書中壘傳,昭昭姱節世爭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