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上,遠(yuǎn)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南鄉(xiāng)子·新月上。五代。李珣。 新月上,遠(yuǎn)煙開。慣隨潮水采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沽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新月上來了,彌漫的煙霧散開了,習(xí)慣了追趕潮汐去采珠。艇兒穿花過溪而回,買一壺春酒,將小艇系好在垂岸的柳樹下。月夜趕潮水,勇斗風(fēng)浪;穿花而歸,沽酒小飲,構(gòu)成了采珠人的獨特生活。
南鄉(xiāng)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又名《好離鄉(xiāng)》、《蕉葉怨》。
慣:習(xí)慣
沽:買。
春酒:冬季釀制,及春而成,故稱。也叫濼醪。
李珣早年曾漫游吳越、兩廣等地,對異域風(fēng)情的熟悉,使他的風(fēng)土詞生動又豐富。他寫的十七首《南鄉(xiāng)子》都是歌詠的東粵風(fēng)情。蓮塘泛彩舟,棹歌驚睡鴛,游女帶香,競折團(tuán)荷,荔枝掛紅,孔雀爭妍。濃郁的嶺南風(fēng)情,質(zhì)樸的民歌風(fēng)味,以及文人淡淡的感傷,使他寫下了這部作品。
這首詞寫采珠人傍晚歸途中泊舟沽酒的情景,景色清幽淡雅。彎彎的月兒爬上夜空,在月光照耀之下,彌漫的霧氣漸漸散開,采珠人在夜色下從容劃船,穿花過溪,泊船買酒,一“劃”一“穿”“泊”,這一切在作者筆下如一幅優(yōu)美清新的水墨畫,徐徐向讀者展開。該詞的難得之處在于作者把尋常景色和采珠人的尋常生活寫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動人,淡而有味,如清茶宜人,如清香醉人。表現(xiàn)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寫出了作者對異域風(fēng)情的深刻體驗,引人入勝。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yù)賓貢。又通醫(y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yù)賓貢。又通醫(y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罨畫溪行四首 其二。宋代。孫覿。 蝶趁花飛爭入坐,倚空百尺游絲墮。亂山銜日半船明,斷云載雨前村過。蕨芽戴土小兒拳,漁市人歸柳貫鮮。罨畫溪頭人語好,烹魚煮蕨餉春田。
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宋代。華岳。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里風(fēng)煙十載余。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qiáng)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戲贈樂天、復(fù)言(此后三篇同韻)。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qiáng)擲梟盧。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春郊書事。。區(qū)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詠懷古跡五首 其四 桂陽。明代。陳子升。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