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勢如龍去復回,閑云野望護重臺。
離宮夜有月高下,輦路日無人往來。
春色不隨亡國盡,野花只作舊時開。
斷碑衰草荒煙里,風雨年年上綠苔。
次韻登凌歊臺。元代。薩都剌。 山勢如龍去復回,閑云野望護重臺。離宮夜有月高下,輦路日無人往來。春色不隨亡國盡,野花只作舊時開。斷碑衰草荒煙里,風雨年年上綠苔。
山形如同盤龍繞去又繞回,閑云野景簇擁高聳的凌歊臺。
夜來明月照著離宮高高下下,帝王走過的車道白天也無人往來。
春天的景色不會隨同亡國消逝,山花依然像當年一樣綻開。
斷碑埋沒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風吹雨淋又長新綠苔。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從所押韻腳來看,有可能應和的是許渾的詩。凌歊(xiāo)臺,位于今安徽當涂縣的黃山頂上,據說南朝宋劉裕曾經路過此處,并在此地建造高臺,即凌歊臺,后來宋孝武帝劉駿即在此建避暑離宮。
離宮:皇帝正宮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
輦(niǎn)路:即帝王車駕所經過的路。輦,本是人推挽的車,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如帝輦、鳳輦等。
參考資料:
1、魏涵民編著.馬鞍山古詩詞選注: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01:121
2、廖菊楝編著.薩都剌: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41-45
3、龍德壽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薩都剌詩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232
這首詩應作于元至順三年(1332),當時薩都剌從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遷為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掾史,南下任職,五月又曾北上至京城,秋天再返回金陵(今江蘇南京)。此詩具體創作于這幾次南來北往的旅途中的哪一次,難以考證。詩人登臨凌歊臺引發懷古的幽思,于是創作了此詩。
參考資料:
1、廖菊楝編著.薩都剌: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41-45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遣子槃往華容族間種田寄安卿章士明。明代。魏觀。 樽酒西郊慰遠還,梅花春意正相關。幽棲只好山林下,至樂無如畎畝間。為說柴桑三徑在,肯容莘野一犁閒。斯文更有殷勤祝,烱烱明珠照二鬟。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寄巡鋪溫■。南北朝。鄒浩。 幾日長亭復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仡^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七。宋代。邵雍。 年老逢春春莫厭,春工慎勿致猜嫌。紅芳若得眼前過,白發任從頭上添。雨后艷花零淚顆,風馀新月露眉尖。輕醇酒面斟來凸,舉盞長憂不易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