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擊柝復欲罷,東方明星亦不遲。
鄰雞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態能幾時。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遠適無前期。
出門轉眄已陳跡,藥餌扶吾隨所之。
曉發公安。唐代。杜甫。 北城擊柝復欲罷,東方明星亦不遲。鄰雞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態能幾時。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遠適無前期。出門轉眄已陳跡,藥餌扶吾隨所之。
城樓上梆聲就要停息,柝聲一停,東方的啟明星就出現了,天色將要放明了。
鄰舍雄雞報曉,野外發喪或上墳的哭聲,仍象往常一樣,然而人和物卻都是短暫的,長不了的。
眨眼間就要從此隨船遠去,這次出門,亦無前期,渺然不知何往。
出門離開之后,轉眼之間,這里已成為過去了,即使如此,只要有孤舟可以容身,有“藥餌”可以療疾,就讓它漂蕩到哪兒算哪兒吧。
曉發:天明時出發。曉發公安:早晨從公安登船出發。公安:唐縣名,今屬湖北。
擊柝(tuò):打更。柝,巡夜打更用的木梆。罷(pí):是韻腳。
明星:即金星,又名啟明星。
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慟哭或號啕大哭,語出《孔子家語》:“若是哭也,其野哉??鬃訍阂翱拚???拚呗勚旄闹?。孔子之所以不喜歡野哭,可能是因為野哭為過度哀傷,不合中庸之道,也不合于周禮。
物色生態:物色指物,生態指人。生態:猶生計。能幾時:即能有多長時間。意謂時間長不了。
眇然:高遠、遙遠的樣子。
適:往,到。
轉眄(miàn):轉眼。眄:本義是指斜著眼看。已陳跡:一切已成為一去不復返的舊事了。
藥餌:藥物。杜甫這年五十七歲,一身是病,故全靠藥餌扶持。扶:扶持。之:走,往。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303-304
2、丁寧:《杜甫七律全注》.第206-207頁
3、盧國?。鸥υ姶迹赫憬髮W出版社,2006:第574頁
此詩當作于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冬末。杜甫由公安(今屬湖北)往岳陽(今屬湖南)時作。題下作者原注:“數月憩息此縣。”由此可知杜甫是在大歷三年秋到達公安的。住了幾個月之后,在這年的暮冬時節離公安赴岳陽。時年57歲。
參考資料:
1、陳增杰.唐人律詩箋注集評: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第421頁
首聯,寫聞柝見星之感。,“北城擊柝”與“東方明星”,本不相屬,但卻有時問上的聯系:“擊柝”,是報更之聲;“啟明”,是報曉之象?!皬陀T”,言朝朝聞柝,今日之柝聲又將停止,這就點明夜之已去,曉之將來?!耙嗖贿t”,言啟明現于拂曉之東方,亦與柝聲同時隱沒而不肯稍遲。此聯感流光之易逝。
頷聯,亦聞見而有感?!班忞u野哭如昨日”,寫聞時之感。既聞“鄰雞”,又聞“野哭”,人民苦難,盡在此聲中。“野哭”是戰爭強加于人民的災禍的反映,所謂“野哭初聞戰”(《刈稻了詠懷》)?!叭缱蛉铡?,足見日日如此,尤為慘痛?!拔锷鷳B能幾時”,寫見時之感。時值暮冬,見百物之零落,感人事之凋喪,所以發出“能幾時”之嘆。
此兩聯寫曉景,點明題上“曉”字。
頸聯,寫題上的“發”字,也就是乘曉出發。“舟楫眇然自此去”,言乘舟而去。“去”上加“自此”,就含有一去不還之意;又加“眇然”二字,便籠上迷茫的氣氛?!敖h適無前期’’,言漂泊于江湖之止,不知何處是岸,何日底止?!敖敝拢Y以“遠適”與“無前期“,把漂泊江湖的生活擴展到無限空間與無限時間。可見這一“發”字,不是正常出發,而是不得不發,至于發往何處,亦非計劃中事。也就是從此一迷惘,發向另一迷惘。
末聯,寫題上“公安”,即離開公安漂泊他往?!俺鲩T轉眄已陳跡”,杜公晚年,處境日趨窮困,時時好作回顧。他在《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中曾說:“轉眄拂宜都”,同時又說:“回首黎元病”。他之所以頻頻“轉眄”‘與“回首”,是緬懷盛世、憂嘆衰時的情態?!八庰D捷吾隨所之”,言老病漂泊的苦況,與《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絕筆詩中“轉蓬憂悄悄,行藥病涔涔“的境況已完全相同。“藥餌扶吾”,是全賴藥餌維持生命,這較“多病所須惟藥物”(《江村》)的病情更為沉重。
此詩寫漂泊公安時的心境,反照過去,預示未來,杜公晚景,于此寫盡。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山居遣興。。易蘩。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滿江紅。清代。陸求可。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ㄒ崖?,門空閉。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云情,許多無謂。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獨酌難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詩偈 其一五九。唐代。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病訊四章 其二。明代。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部齋閒居簡周伯明寅長。明代。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送張仲實之宜興。元代。楊載。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仉U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