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云薄,江頭雪似楊花落。寒燈不管人離索。照得人來,真?zhèn)€睡不著。
歸期已負梅花約,又還春動空飄泊。曉寒誰看伊梳掠。雪滿西樓,人闌干角。
醉落魄·江天云薄。宋代。周紫芝。 江天云薄,江頭雪似楊花落。寒燈不管人離索。照得人來,真?zhèn)€睡不著。歸期已負梅花約,又還春動空飄泊。曉寒誰看伊梳掠。雪滿西樓,人闌干角。
詞中將離索難眠的人的活動,放江天云薄、風雪迷茫的渾闊背景上來寫,以烘托和加強離子的孤寂之感,又使人的活動一片空蒙的廣大背景。映襯下,顯得更為集中、突出、鮮明。不僅如此,詞中正通過暮寒、曉寒的描寫,以寒冷的客觀環(huán)境烘托寒冷的主觀心境。全詞以寫景發(fā)端,首兩句寫暮冬時節(jié)江天迷茫,大雪紛飛。薄,迫也;云薄,寫出了彤云壓江、天低云暗之勢。“江頭”句巧妙地化用東晉謝道韞詠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形象地刻畫出大雪紛紛揚揚的情景。這里的“江天”、“江頭”,表明了這是一個飄泊江湖的特定環(huán)境;而“云薄”、“雪落”,則又進一步造成了一種凄冷、黯淡的特定的藝術(shù)氛圍。“寒燈”三句,寫游子獨宿江邊客舍難以入眠的情景。“離索”乃“離群索居”之略語,指離開友朋親人而獨處散居。寒燈本是無生命的物體,本來就不參預(yù)人間之事,卻說成燈不理會人有離群索居之苦,兀自照得人睡不著。這與一般寫燈燭的“照人無寐”有明顯的不同。那是人本睡不著,旁邊有個燈照見而已。而這里說人之睡不著,是燈照得來的結(jié)果,出奇者一;燈之照得人睡不著,要承擔“不管人離索”這樣一樁“不是”,出奇者二:“睡不著”又要加上“真?zhèn)€”二字以強調(diào)之,出奇者三。有奇想方有此奇句,出之以白話口語,益發(fā)傳神,這種構(gòu)思和韻味,是“鏤玉雕瓊”的語言表達不出來的。
下片承前“真?zhèn)€睡不著”句轉(zhuǎn)入心理刻畫,道出了游子夜不能寐的原因。“歸期”兩句寫游子并沒有忘記跟閨中女子先前所立的盟約——梅花盛開時如期歸來。而眼下梅花早已開放,殘冬欲盡,春意已動,自己卻依舊飄泊外,行止無定,歸期杳然。失約的內(nèi)疚和刻骨的相思交織一起,使得游子更加思念遠方的情侶。“曉寒”三句是游子的想象。身臥江邊客舍,而心馳遠方閨室。想象她仍依梅花舊約,日日企盼游子歸來。早上起來即精心梳掠,然后不管飛雪滿天,仍自獨上西樓,闌干一角相候。“誰看伊梳掠”者,是有梳掠之事,不過旁邊無人看著而已。由此又可知,良人遠出期間,她定是如《詩經(jīng)·伯兮》所寫的“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及至梅開雪至,才又梳妝打扮,如期迎候遠人歸來。
這一想象之筆,更覺閨人情意之深摯熱切,又暗暗道出游子愆期之自愧自責之心。一筆映照雙方,精力彌滿。孫競稱周紫芝的詞“清麗婉曲”。此詞正體現(xiàn)了這一藝術(shù)風格。
該詞以淺近平實的語言、曲折深婉的筆調(diào),抒寫了游子懷人思歸的情懷。詞中將離索難眠的人的活動,放在江天云薄、風雪迷茫的渾闊背景上來寫,以烘托和加強離子的孤寂之感,又使人的活動置于一片空漾的廣大背景映襯下,顯得更為集中、突出、鮮明。不僅如此,詞中正通過暮寒、曉寒的描寫,以寒冷的客觀環(huán)境烘托清冷的主觀心境。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zhàn)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新繁縣顯曜院。宋代。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送張仲實之宜興。元代。楊載。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shù),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控險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quán)。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wèi)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zhuǎn)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fù),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
南歌子 暮春。清代。葉靜宜。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風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yǎng)花天氣惜花情。
題廬陵王子嘉古城讀書處。。蒲庵禪師。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先生山澤列仙臞,篋無黃金家有書。燈火辛勤三十載,添得秋霜生鬢須。清晨起待檐光白,暮讀陳編眼如月。堅心自下董生帷,兀坐忘穿管寧榻。平生學邁師古人,不負堂堂八尺身。多病豈堪金帶系,歸來獨釣碧溪春。富貴浮云我何有,不如相遇一杯酒。古城山色年年青,春風多種門前柳。
八聲甘州?秋怨和柳七韻。清代。彭孫遹。 點清霜、一夜渡河來,木葉竦高秋。最傷心時候,西風旅夢,殘月江樓。何事南來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當年事,飆散云流。可惜舞茵歌管,任蛛絲馬跡,狼藉誰收。便吳姬楚艷,值得幾回留。憶分襟木蘭花下,悵佳期、怯上此花舟。料伊也,懨懨終日,長為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