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晝自陰陰,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亞樹青簾動,依山片雨臨。
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春寒。宋代。梅堯臣。 春晝自陰陰,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亞樹青簾動,依山片雨臨。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春日陰云籠罩,雖然云層不厚,但整天濃陰密布,云天霧海。
一片迷茫蝴蝶因氣候寒冷而緊縮了翅膀,不能飛舞;花朵因空氣濕冷而遲遲不開。
春風凜冽,吹動著掛在樹枝上的酒旗;春雨陣陣,靠近山的地方,春風突然夾裹著春雨而來。
叫人感到一陣寒冷不曾做對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體條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這首詩寫于慶歷六年初春。當時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動(慶歷新政)正處于低潮,個人生活中,妻子謝世后次子又病逝。
青簾:指酒旗。
北宋詩人梅堯臣的這首《春寒》詩可以按“起、承、轉、合”的結構規律來把握。
首聯“起”,點明季節特征,說明春日陰云籠罩,雖然云層不厚,但整天濃陰密布,云天霧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點明了早春云霧的特點。
頷聯“承”,以極其對仗的句式,寫出了春寒料峭的氣候環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氣候寒冷而緊縮了翅膀,不能飛舞;花朵因空氣濕冷而遲遲不開。其中“不開心”三字一語雙關,寫景寫人,移情手法,別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來。
頸聯“轉”,由靜景而至于動景。春風凜冽,吹動著掛在樹枝上的酒旗;春雨陣陣,靠近山的地方,春風突然夾裹著春雨而來,叫人感到一陣寒冷。“亞”通“壓”,低低地垂掛著。“片”,不能理解為大雨,它準確地描繪出春雨的特點。
尾聯“合”,點明詩人對景物產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發了感情。“未嘗辜”是說詩人不曾做對不住景物的事,是詩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語雙關,既寫了身體狀況,也寫出詩人此時的心情。
詩題“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調。首聯點明春陰的季節特征,薄云密布,是詩人心境的流露。中間兩聯,通過具體物象,來表現春寒,三四句寫因寒氣襲來,蝴蝶收斂雙翅,花蕾無力舒展,這是選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寫天氣之寒。五六句寫壓掛在樹枝上的酒旗翻動,足見風很猛;依傍山丘的陰云挾帶著陣雨壓來,表明雨勢之急。這四句從不同視角形容春寒,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著凄冷寥落的氣氛,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畫出來。聯系詩人的人生經歷和范仲淹革新失敗的歷史背景,不難理解詩人此時因改革處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涼的深意。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習儀 異典也。。王慎中。 芝壇斂浮景,休氣郁招清。晨旭流翠葆,泰風飏華旌。飛龍麗重霄,蕤綏在天庭。式禮紆皇步,篤恭軫圣情。幾幾磩承舄,亭亭云耀纮。秉離臨日鑒,乘乾健天行。升崇儼帝對,納陛惕凌兢。周折并圓方,興俛以屏營。萬舞羅皋帗,廣樂陳咸莖。度以哲罔忒,文用道自弘。卒事秩無愆,百辟具維刑。亹亹不顯德,千載揚徽稱。
過故洛陽城。宋代。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陳五主。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青蒲未了安成泣,臨海旋驅嗣主輪。獨值齊衰能啟土,始逢周盛復逡巡。云龍門外空焚錦,玉樹庭中競樂春。三閣花容誰比艷,平湖草色忽開堙。天子寺奴應可獻,宮英文狎豈相顰。一朝王氣歸眢井,留得新聲感后人。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園韻 其十九。。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聞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明代。王世貞。 裁呼小草便無聞,祇為慚他誓墓文。若道長安車馬色,春風吹作五陵云。
路鳳岡民部第中牡丹冬開寄題四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 沈香亭北醉多時,霜后依然絕代姿。道是經秋渾不解,先春早發向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