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卻跨玉虹歸去、看洞天星月。
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吷。
好事近·煙外倚危樓。宋代。蘇軾。 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卻跨玉虹歸去、看洞天星月。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吷。
我在云煙之外憑靠高樓眺望,略見遠處燈光一亮一熄。向上跨越玉橋回到仙境去,看仙人居住洞天的星月。
當年漢張劭和范式情深誼篤流韻仍在,何況在乎那一杯美酒。不要過問政治大事和不值得一聽的微小言論。
煙外:云煙之外。危樓:高樓,這里代指臨皋亭樓。
初見:剛剛看見,略略看見。明滅:一亮一熄。
卻:向上,仰。玉虹:白玉般的橋。
洞天:仙人居住地。道教稱神仙的居住處,意謂洞中別有天地。后人泛指風景勝地。星月: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這里東坡暗指京城的美景或摯友。
當時:當年。張范:指張勛和范式,后人以此喻交情生死不渝。
尊:同”樽“,酒杯。浮雪:白酒。
劍頭微吷(xuè):喻微小、無足輕重。這里以劍環和劍首聲喻微不足道的言論。
參考資料:
1、王水照 王宜璦.蘇軾詩詞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3
2、孔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230
3、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9-90
這首《好事近》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五月謫居黃州時。作者剛從破廟定惠院遷居臨皋亭。面對空曠的長江之夜,無限倜儻。從迷蒙的燈光中產生神話般的聯想,作此詞以解脫之。
參考資料:
1、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9-90
上片,即景抒情,寫自己的追求與愿望。“煙外倚危樓,初見遠燈明滅”,寫自己面臨的處境;剛來一百多天的東坡,寄身于黃州的“煙外”“危樓”,人眼于京城的“遠燈明滅”:出路何在,安慰哪尋,緊接著兩句作了回答:“跨玉虹”到仙境去,“看洞天星月”。因為那里有美好的山光水色,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星月”一般。這是東坡擺脫愁悶的傳統的妙方:在密州時,外任不悅,就想到“我欲乘風歸去”;幾年后被貶黃州,抑郁不平,又想到“羽化而登仙”。作者借仙境解脫之法,反映了他一種無可奈何的心境。
下片,引用史典,交友為寄,表達出他看穿現實的超然的人生態度。“當時張范風流在,況一尊浮雪”,以史為鑒,尋找寄托。漢人張劭與范式的刎頸之交的風流韻事,于作者來說不正存在。徐君猷、陳季常、孟亨之、李公擇、楊世昌和王文甫兄弟等,不都是星月相伴、友誼長存。何況還有那珍貴的白酒作為媒體、作為沾合劑。“莫問世間何事,與劍頭微映”,是作者此時此地世界觀、人生觀——對朋友乃至對世人的公然宣告:社會政治你不必過問,劍頭微映你不必聽從。你走你的路,讓他人去說吧。不過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并不是說“不要過問人世的事”,而是說不需要過問社會政治大事;東坡并不是說“不要過問聽不清的話”,而是說不需要過問那微不足道的事。事實上,東坡對民族、對黎民百姓之事,甚至連推廣秧馬技術的事他都過問;對重男輕女的陋習,他大聲呼喊,禁止溺嬰。最后兩句,言簡意賅,含意深長。
這首詞以描景與虛幻,現實與歷史相融會的筆調,塑造了一位孤獨縹緲不定,前途明滅無望,只有不問社會政治,羽化登仙,做張范式人物的隱士形象。文字洗煉,而寓意鮮明,是東坡運用幻想形式來隱示追求理想人生,富有特色的抒懷之作。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題遺直軒。宋代。余淳禮。 二蘇翰墨仙,同謫百蠻里。時有田舍翁,結茅住行李。爾來三十年,聞名輒掩耳。天定能勝入,稍復蒙料理。公卿尋斷編,臺隸藏敝屣。敗屋亦見修,變故乃如此。開軒畫遺像,凜凜有生氣。卻恨封德彝,不見盛時死。兄弟對床眠,此意孤一世。騎鯨儻相逢,笑人真好事。
贈項子全。明代。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久雨新晴小步。明代。趙完璧。 云雨連朝不下堂,新晴小步玩庭芳。莓苔為我開清興,是處氤氳翡翠光。
四十詠 其二十八 徐太學益孫。明代。王世貞。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里。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勖哉出世資,毋輕慕才鬼。
蚤起。。郭諫臣。 五更雞唱酒初醒,桂影橫階月滿庭。門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燭吐夜煙青。林含爽氣生靈籟,山接長河見落星。宦海茫茫無定所,自憐蹤跡類飄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