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
黃鸝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大劇干。
晚節漸于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
惟吾最愛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闌。
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唐代。杜甫。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黃鸝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大劇干。晚節漸于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惟吾最愛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闌。
唐人特別是杜甫寫詩,惜字如金,標題絕不會隨意涂鴉,往往大有用意。這首詩,“遣悶戲呈”這個標題正是點題之筆。“遣悶”說明詩人寫詩是為了排遣憋悶,“戲呈”則表明老杜見到故人時的喜悅之情。
首句“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描繪的是雷聲隆隆,陰雨催寒的景象。這時詩人坐在舟中,百感交集,心中自是有些抑郁。朱瀚所說‘雷聲忽送千峰雨’是杜甫另一首詩的一句,那首詩杜甫描寫的是三峽春天的美景,洋溢著詩人對春雨和生活的喜愛,和這首詩抒發的情感是不同的。“喧”則更表明雷聲的討厭和無趣。喧雷、寒雨的疊加描寫則更加烘托出詩人難以排泄的郁悶。
“黃鸝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太劇干”,這更是佳妙之筆。“黃鸝并坐交愁濕”,同樣是詩人對雷雨夜的厭惡之情。但“白鷺群飛太劇干”則是轉折。“劇”對應前句“愁”,取戲劇之意,喜歡高興的意思。如果大家在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呆過,一定知道白鷺這類鳥是不太怕濕的,甚至往往喜歡在初雨時捕食,當然此時食物比較多。作者此時的心情,因為要去見路十九,“但有故人奉米祿”,怕是又少不了好酒好肉,自然非常高興。所以看到“白鷺群飛太劇干”,想到自己喜悅之情。這是一個轉折,這樣就自然就過渡到了第三句。至于朱瀚說偷自”黃鶯過水”,這也是杜甫詩中句子,同樣是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這和這里黃鶯并作的愁苦郁悶,與白鷺群飛的那種高興喜愛是不同的感情。
第三句“晚節漸于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這句同樣情感含蓄,耐人尋味。詩人到了晚年,對自己的詩是非常自信的,“晚節漸于詩律細”。晚節漸于詩律細”的意境與“白鷺群飛太劇干”相同,皆為自信豁達高興之意。另一方面,詩人晚年,窮困潦倒,詩作也難有知音,連推崇他的恐怕也不多。所謂“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而卻又經常不得不寄人籬下,“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而“誰家數去酒杯寬”則又是轉折,詩人晚年詩寫的那么好,卻又有誰欣賞詩人,能讓我去他那里一起喝酒呢?杜甫寫詩,往往句法氣象萬千,感情千轉百回,這里就是一個例證。這句看似信手拈來,卻蘊含著自信、潦倒、心酸、自嘲等等多重感情,其實更是詩人晚年寫詩達到爐火純青的寫照。
最后一句“惟君最愛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闌”,和詩標題“遣悶戲呈”對應。對于路十九欣賞自己,詩人是很感激的。“惟君”既表達感激,也有自哀之意。
詩以言志,譬如杜詩中的燕子,既有活潑可愛的“自來自去梁上燕”,也有讓人心煩的“清秋燕子故飛飛”。這首詩把詩人的情感的細微變化,通過景物和故事描繪刻畫出來,似輕描淡寫般無意為之,卻更加深沉含蓄,不愧為“晚節漸于詩律細”、”老去詩篇渾漫與”。如朱瀚之類評論家,只懂膚淺的遣詞造句,卻不懂細膩感情和偉大的人格是一個大詩人和普通詩人的區別,自然也不足為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寄懷龍皋葉大夫。明代。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瞻望,斷魂誰為招。
題淮陰祠。宋代。張栻。 秦關昔先驅,南鄭豈淹久。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古來豪杰人,調度出窠臼。登壇一軍驚,六合已在手。從茲看廊清,指揮如運帚。時艱思奇才,廟古酹樽酒。出門望長淮,故國長稂莠。同云正慘澹,人事極紛糾。拘攣儻無累,吾欲獻九九。
瑤華 感事作。。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煌煌火樹連星,斗朱檻瑤宮,遍試衢陌。螢燈憶雪,開夜戶、不奈寒蟲鳴壁。總歸暮槿,瞬眼過、虛華重歇。更幾番、飲罷摛毫,坐起書生腸絕。
題鑒園圖。。李宣龔。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那識賞寂寞,但聞簧與絲。我向喜獨游,扁舟弄漣漪。拊檻一片云,鐘山遠平籬。花竹不迎拒,魚鳥無瑕疵。豈惟客忘主,青溪吾所私。中間共出處,就官淮之湄。上瘠民力瘁,百無一設施。鄂渚得再覿,征車方北馳。歸涂望楚氛,微服鹢退飛。陵谷事已改,變遷到茅茨。相逢忽攬卷,不收十年悲。鄭記似柳州,平淡乃過之。夙忝文字飲,可能欠一詩。巷南數椽屋,有枝亦無依。儻免熠耀畏,慆慆還當歸。芳草結忠信,吾言茲在茲。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