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
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
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
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
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
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唐代。李白。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屈原見江邊紅楓而悲吟,謝靈運想去拾海月。
屈原抱石沉下瀟湘,謝靈運掛帆遠渡大海。
時運蹇屈的我也想訪問前輩的足跡,獨自駛向茫茫大海的盡頭。
古人沒有機會再見,如同浮云一去不回。
我愿意玩弄海中倒景,從此修煉真骨金身。
登天臺華頂峰望斷蒼茫大海,窺探遠處蓬萊島的奧妙。
不知道歲月是如何消失,反覺得綠樹紅花早衰。
也不再有釣鰲的心事,也不想當官的事兒。
⑴《楚辭》:“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潤楓木,使之茂盛,傷己不蒙君惠而身放棄,曾不若樹木得其所也。”
⑵《宋書》:謝靈運,小字客兒,故詩人多稱為謝客。其《游赤石進帆海》詩有云:“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李善注:《臨海水土物志》云:海月,大如鏡,色白正圓,常生海邊,其尖柱如搔頭大。《本草》:陳藏器曰:海月,蛤類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
⑶《史記》:屈原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⑷溟渤,海也。
⑸《楚辭》:“蹇誰留兮中洲。”王逸注:“蹇,辭也。”
⑹《莊子》:“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⑺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李善注:《游天臺山賦》曰“或倒景于重溟”,王彪之《游仙侍》曰“遠游絕塵霧,輕舉觀滄溟。蓬萊蔭倒景,昆侖罩層城”,并以山臨水而景倒,謂之倒景。
⑻《方輿勝覽》,華頂峰,在天臺縣東北六十里。蓋天臺第八重最高處,高一萬丈。絕頂東望滄海,俗名望海尖。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孫綽所謂“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絕冥,遠海也。
⑼《十洲記》:“蓬壺,蓬萊也。”《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呂向注:“超忽,遠貌。”
⑽《淮南子》:“身處江湖之上,而神游魏闕之下。”高誘注:“魏闕,王者門外闕也,所以用懸教民之書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別饒子聞 其三。明代。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戢羽乍同止,展翮忽一方。欲從不可得,即置終難忘。愿勖崇明德,功業期自揚。
觀校獵上淮西相公。唐代。劉長卿。 龍驤校獵邵陵東,野火初燒楚澤空。師事黃公千戰后,身騎白馬萬人中。笳隨晚吹吟邊草,箭沒寒云落塞鴻。三十擁旄誰不羨,周郎少小立奇功。
送區彥斯返館長沙。明代。李之世。 津樹澹霏霏,蘭橈蕩曉暉。空江還獨往,投館未言歸。別路縈芳草,閒房傍翠微。同衿憐遠隔,客里授寒衣。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
憶舊游 為周澹巖題其先世鐵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圖,同楊細士韻。。清代。姚燮。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荒形。縱非昔,仗守研文孫,補葺池亭。畫境依稀是,漫凄涼風月,柳斷荷零。朅來舊欄重倚,高躅吊鴻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環四屏。
薄倖 滕王閣懷古。。高深。 滕王何在。悄不見、歌容舞態。有閣外、西山幾點,檻外長江一帶。秖共他、少年王郎,憑闌感嘆無聊賴。卻客底逢歡,尊前得句,序出風流佳槩。又怎奈、嬉游處,人散后,韶華易改。如今但暮雨,朝云來去,落霞孤鶩長千載。此情誰解。嘆萍蹤、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債。霜髭盡短,贏得愁心似海。
送高繼伯分教湖之德清。宋代。連文鳳。 此時不忍抱遺材,欲把文章扇冷灰。見說讀書堂尚在,瓣香寄與謁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