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
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黃溪夜泊。宋代。歐陽修。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
楚人自來喜愛登高,抒發心中的煩悶。我才到這里,也覺得憂愁難忍。
莽莽蒼蒼的樹木,終日不散的煙云,使三峽顯得陰霾沉沉。開闊的江面,明月高懸,不時傳來猿猴的悲鳴。
遠離故鄉,又逢歲暮年關,怎不叫人心驚。要想安慰孤獨的靈魂,最好還是開懷痛飲。
閑來信步漫游,遇見山水佳麗,不妨高聲長吟。如果不是貶官外放,又怎么能飽覽各地的奇山異景。
楚人:楚國人。楚,戰國時的大國,為七雄之一,據有今湘、鄂、皖、江、浙諸省之域。登臨:登山臨水,謂游覽自然勝景。
暫到:剛到,乍到。暫,始、初。愁腸已九回:猶“九回腸”。形容回環往復的憂愁。回腸,極言內心憂慮不安。
萬樹蒼煙:青色的煙霧籠罩著茂密的樹林。萬,極言其多。蒼煙:青煙。
滿川明月:明月的清輝朗照著平曠的原野。川,平野、平地。
殊鄉:猶“殊方”,異域,他鄉。殘歲:殘年,歲暮,指一年將盡的時候。
慰客:猶“遷客”。慰,郁悶。把酒杯:把盞,把酒,端著酒杯。
吟詠:這里指作詩。后因用為歌詠或作詩的意思。
遷謫:被貶謫到外地。
參考資料:
1、陶文鵬.《宋詩精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參考資料:
1、陶文鵬.《宋詩精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這首詩是歐陽修七律中的佳作。詩中不僅描寫了三峽蒼暗、明月滿川的景象,揭示出峽川月夜的蒼茫、遼闊、凄清之美;而且借助景物描寫,抒發了作者極為復雜的思想感受。這里,既有無辜被貶的深沉感慨,又有思鄉懷歸的惆悵之情。而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又自我解嘲,故作曠達。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寫因貶謫之恨,而源溯到屈原,借以自喻而自慰,可終不能抑制這種生活的愁怨。“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寫有如《秋色賦》,何其凄然。“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寫客居異鄉,苦恨經年,只有借酒消愁。最后兩句在自嘆自解中,也含有不可言狀之凄苦。
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氣象闊大,意緒蒼涼。詩中無論寫景,還是敘事,愁苦意緒籠罩全詩。其中“萬樹”一聯,詩人從大處落墨,描繪出峽川從黃昏到靜夜的景象。在這幅畫面上,眾多的景物如高山、叢林、溪水和明月,本已把畫面裝飾得既壯美又幽深,再加上“猿哀”一筆,顯得更加凄悵蒼涼。氣象宏闊,以景逆情,進一步渲染作者謫居他鄉的愁苦心情。
詩的前六句表現的是登山臨水,感慨萬千,各種情懷糾結于心,愁緒層層盤結,句句借景抒情,表達了內心被貶的良多沉痛:登山臨水之悵恨,九回盤桓之愁腸。蒼煙縈繞之萬樹,幽暗陡峭之峽谷,滿川揮灑之明月,凄苦哀婉之猿啼。由于滿懷的愁情,山水明月、煙草樹木都為之黯然失色。各種愁怨噴薄而楚,又何況臨近年關,而自己在他鄉羈旅,只能強顏作歡,借酒澆愁,以為暫時的寬慰。在悲極之中,詩人筆鋒一轉,不再作那兒女情長的傷心之語,而是將悲情化為臨風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似乎為今日能飽覽楚地奇異譎詭的風光而自豪。情緒頓然一轉,于解嘲中放達,字里行間透出一股曠達豪邁之氣。后來,蘇軾受歐陽修的影響,也結合自己的多舛經歷,在詩歌中將這張苦極自嘲、愈見曠達的宋調發展到了極致。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春日村居 其三。明代。楊光溥。 曉雨初晴滿院清,瑤琴一曲遣浮生。柳依花塢傳春信,水隔山城遠市聲。酒賤每逢田父醉,詩成還就野僧評。尚嫌村客人煙鬧,擬就煙霞學向平。
依韻和宋次道龍圖閣曝書。宋代。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已逢天上非常景,更約人間第一材。白首廟堂終乞去,明年此會定應來。
題無錫楊氏壺中九老圖為蔭北少樞作。清代。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題劉至誠行樂。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觸目與神謀,精理擴懷抱。得意已忘言,隔澗聞幽鳥。邃壑古煙深,呼童覓瑤草。
西城晚眺。。黃克晦。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水帶平蕪雙鳥下,云連遠寺一僧歸。深杯未覺黃昏盡,漁火遙生垂釣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