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東魯門泛舟二首

    東魯門泛舟二首朗讀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后來。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譯文

    夕陽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搖,石影動,流水回旋縈繞。

    駕起小舟,乘著月光,沿著溪水轉,恍如王子猷山陰雪后尋訪戴安道。

    水似青龍盤繞著石堤,魯門西桃花夾岸。

    假如在這晶瑩月色中泛舟,王子猷雪夜訪友的瀟灑又豈能比擬!

    注釋

    東魯門:據《一統志》記載:東魯門在兗州(今山東曲阜、兗州一帶)城東。

    沙:水旁之地。天倒開: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縈回:縈繞回旋。

    泛月:月下泛舟。尋:這里是沿、隨的意思。

    山陰:今浙江紹興。山陰:一作“隱”。

    盤:環繞。兩句意為:河水像青龍一樣環繞著石堤,流向桃花夾岸的東魯門西邊。

    何啻(chì):何異。風流:這里指高雅的行為。剡溪(shàn):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16-717

    東魯門泛舟二首創作背景

      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這組詩當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后數年李白寓居東魯期間。李白寓居東魯時,常與魯中名士孔巢父等往還,飲酒酣歌,時人稱他們為“竹溪六逸”。在春天一個風清月朗的夜晚,李白泛舟于東魯門,作此詩記游。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20-321

    2、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401

      這組詩記錄著詩人寓居東魯時的一段生活。東魯是唐時的兗州(今山東曲阜),“東魯門”在府城東。詩中寫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

      這組詩的第一首流傳較廣。此詩首句“日落沙明天倒開”,寫景奇妙。常言“天開”往往與日出相關,把天開與日落聯在一起,則聞所未聞。但它確乎寫出一種實感:“日落”時回光反照的現象,使水中沙洲與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給人以“天開”之感。這光景通過水中倒影來寫,更是奇中有奇。此句從寫景中已間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發端。

      次句“波搖石動水縈回”。按常理應該波搖石不動。而“波搖石動”,同樣來自弄水的實感。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人們觀察事物時,往往會產生各種錯覺。波浪的輕搖,水流的縈回,都可能造成“石動”的感覺。至于石的倒影更是搖蕩不寧的。這樣通過主觀感受來寫,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與前句有共同的妙處。

      夜里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而特別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鋪上一層粼粼的銀光,船兒好像泛著月光而行。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懷一切,幾乎沒有目的地沿溪尋路,信流而行。“輕舟泛月尋溪轉”,這不僅是寫景記事,也刻畫了人物精神狀態。一個“輕”字,很好地表現了那種飄飄然的感覺。

      到此三句均寫景敘事,末句才歸結到抒情。這里,詩人并未把感情和盤托出,卻信手拈來一個著名典故,即《世說新語》中“王子猷雪后訪戴”的故事,予以形容?!俺伺d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時的心情。蘇軾《赤壁賦》寫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寫:“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正好用來說明李白泛月時那物我兩忘的情態。那時,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訪友的打算,用訪戴故事未必確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興,卻與雪夜訪戴的王子猷頗為神似,而那月夜與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無怪乎詩人不禁胡涂起來: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時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個“疑”字運用得極為傳神。

      第二首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在寫法上與第一首有相似之處?!八髑帻埍P石堤”,用青龍比喻流水,既形象地寫出了水流的曲折宛轉,又賦予無生命物象以生氣,使詩中景物充滿生機?!疤一▕A岸魯門西”,不僅點明了泛舟的季節和地點,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兩岸桃花掩映的美麗景象。“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兩句也是運用了“王子猷雪后訪戴”的典故,這里不涉及懷人訪友,僅取山陰夜晚的景致和乘舟剡溪的興致,表明泛舟東魯門的景物環境與情致意趣。

      這組詩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來,因而用之,借其一端,發揮出無盡的詩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絕的特長之一。此詩在藝術上的成功與此是分不開的,不特因為寫景入妙。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涼風吹墮梧桐月,瀉水泠泠露華白。

    樂陵臺上悄無人,獨倚梧桐看明月。

    ()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

    ()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麻豆|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6流白浆| segui久久国产精品|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 99精品久久精品|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人人狠狠综合88综合久久|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