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
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唐代。柳宗元。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你處在臨蒸,也用不著嘆息身處在炎熱的南方,秋天到來時還有幾行大雁到你那里棲息。
真正的南方,像林邑,曲折的山勢像劍戟般高聳;像牂牁,南流的水像開水一樣滾燙。
正是淅瀝的蘆葦含著秋霧的時候,也正是玲瓏的橘柚透著夕陽的色澤之際。
我雖然不是江南白蘋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這首詩,來表達對瀟湘水邊的你的遙遠祝福。
盧衡州:名字不詳,當為出守衡州刺史的盧姓友人。衡州,今湖南衡陽市。
臨蒸:衡陽舊名,縣城東傍湘江,北背蒸水。
炎方:南方炎熱之地。
雁幾行:衡陽有回雁峰,相傳每年秋天大雁南飛至此不再南去,到第二年春天再往北飛。這里一則勸慰盧衡州莫嘆南方之炎熱,一則詢問秋來大雁來衡的景況。
林邑:古地名,治所北臨驥州,在今越南境內。
戟(jǐ):古兵囂的一種,長桿頂端裝有月牙形的利刃。
牂牁(zāng kē):古郡名,轄境約當今貴州大部、云南東部,廣西西北部。又,水名,即牂牁江,流經廣西,至廣州入海。
湯:熱水。
蒹葭(jiān ji?。阂幻?,即蘆葦。
漸瀝(xī lì),風吹蘆葦的聲響。
柚,橘類果木,即柚子。
白蘋洲畔客:指南朝詩人柳惲,柳惲字文暢,河東人,工詩善琴,后貶吳興太守,作《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p>
瀟湘:湖南境內的兩條水名,這里代指在湖南為官的盧衡州。
參考資料:
1、柳宗元原著,朱玉麒、楊義、倪培翔、謝秉洪.今譯柳河東全集上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961
2、尚永亮.柳宗元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76-77
3、溫紹坤.柳宗元詩歌箋釋集評.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139-414
據宋人韓醇《詁訓柳集》卷四十二考證,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秋。當過衡州刺史的盧姓友人寫信給柳宗元,抱怨所在的衡陽氣候炎熱難耐,詩人在答詩中以柳州之惡劣勸慰身在瀟湘的友人知足常樂。
參考資料:
1、王明輝編.柳宗元.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89-91
首聯點出友人在之前的來信中講了很多有關衡陽這個地方不好的牢騷話,表示難以忍受衡陽這個地方。詩人回信后告訴他不要這樣悲觀地想。秋來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語。
頷聯寫出柳州地形復雜,氣候炎熱,若拿柳州與衡陽相比,環境更難以忍受,然而詩人自己都已經適應了,那么友人就不應該再有不滿的情緒了。
頸聯寫衡陽一帶美好的景色,對偶工整,色澤明麗,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尾聯詩人引用典故,勸勉友人,回應了前文,讓人頓感詩意渾成。
此詩內含悲情而意悠境遠,首聯的“為報秋親雁幾行”和尾聯的“還將遠意問瀟湘”,均有高朗舒暢、風情搖曳之致。前四句是接來書后對柳州居地的“報”,后四句是因思念友人而對衡州一地的“問”,一“報”一“問”,正好將全詩綰合起來,最能見出作者的作意及其在句法、結構安排上的技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女乘務員。。聶紺弩。 長身制服袖尤長,叫賣新刊北大荒。主席詩詞歌宛轉,《人民日報》誦鏗鏘。口中白字捎三二,頭上黃毛辮一雙。兩頰通紅愁凍破,廂中乘客浴春光。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宋代。趙蕃。 木落山空君未歸,我行江山幾依依。山空木落有佳處,政爾待君相發揮。
胡明府書來道舊花園之游憮然作歌。。李蓘。 謝混游西池,休文宿東園。我曾醉臥君園里,至今魂夢猶騰翻。當時春色初蓓蕾,況有千金麗人在。蕙蘭吐氣光繞身,一曲能令壯心改。池水漣漪鏡靚妝,鎏金寶鴨焚都梁。陶然不知其處所,但見娟娟花月來東墻。人生好會易暌闕,一別楊花幾經歇。美人眇眇春水長,萬里斜陽坐西沒。
送程尊師東游有寄。唐代。羅隱。 華蓋峰前擬卜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又恐犀軒過赤城。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
憶舊游 為周澹巖題其先世鐵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圖,同楊細士韻。。清代。姚燮。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男巍?v非昔,仗守研文孫,補葺池亭。畫境依稀是,漫凄涼風月,柳斷荷零。朅來舊欄重倚,高躅吊鴻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環四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