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從軍詩五首·其三

    從軍詩五首·其三朗讀

    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

    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暉。

    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

    征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寢,此愁當告誰。

    身服干戈事,豈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可違。

    譯文

    隨軍千里去征戰,討伐那盤踞東南的孫權。

    船船相并沿著大江而下,夜晚將至還未抵岸。

    眼前太陽半落西山,林梢上盡是夕陽的余暉。

    兩岸的蟋蟀聲此起彼落,江上的孤鳥翩翩飛翔。

    征夫的心中有所思念,凄凄愴愴讓我哀傷。

    走下戰船登上那高處的陣地,草葉上的夕露沾濕了衣衫。

    回身赴帳上床休息,我心中的苦悶訴給何人。

    既然自己已參加了戰斗,怎么能時時掛念一己之私。

    作戰中隨時獻出生命,這種道理怎可違背!

    注釋

    遐(xiá):遠。

    東南夷:此處指孫權。

    方舟:兩船并行。順廣川:沿大江順流而下。

    薄暮:傍晚。未安坻:沒有安全靠岸,指船還在江中行駛。

    西山:西邊的山。

    桑梓:是征途中所見的桑樹和梓樹。

    夾岸:河兩岸。

    翩翩:飛翔的樣子,含輕盈自如之意。

    多懷:思緒纏繞。

    惻(cè)愴(chuàng):悲痛傷感。

    防:堤岸。

    回身:轉身。

    服:從事。干戈:古代兵器,干指盾,戈指戟。干戈事,指戰事。

    所私:指懷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

    即戎:用兵,交戰。

    茲(zī):這。

    參考資料:

    1、陳宏天 趙福海 陳復興主編.《昭明文選譯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頁

    2、廖晨星注譯.《古詩》:崇文書局,2007.12:第153頁

      開篇二句“從軍征遐路,討彼東南夷”,點明從軍遠征的目的。作者是個胸懷大志的人,這次出征無疑為他提供了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因此,他對這次從軍出征抱有很大的希望。一個“遐”字、一個“討”字,寫出了這次出征的浩浩蕩蕩、堂堂正正,顯現了詩人內心的艱巨感和自豪感,從而為作品奠定了一個慷慨激昂的基調,并成為全詩的主旋律。

      然而詩人并沒有立即從正面抒寫自己的豪情壯志及令人神往的戰斗生活,而是筆鋒一轉,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沿途的景物。“方舟順廣川,薄暮未安坻。”這二句既寫出了從軍生活的緊張氣氛,又寫出了因離家愈來愈遠而產生的一種惆悵感。“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暉”,既是眼前的實景,又是詩人思鄉之情的自然流露。不僅如此,秋風中蟋蟀的哀鳴,暮靄下孤鳥的亂竄,更增加了內心的凄涼與悲傷。詩人把暮色中的行軍、夕陽下的桑梓及蟋蟀、孤鳥等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有機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典型的“悲秋圖”。這樣的景物描寫,融情于景,以景寫情,情與景妙合無間,渾融一體,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面對如此凄涼景象,詩人的感受是:“征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離情別緒,人皆有之,而出征的將士則尤為強烈。這是因為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橫尸疆場,即便能僥幸生還,也很難保證在戰亂頻繁的年代不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因此生離死別的痛苦不能不咬噬他的心靈。為了排遣悲傷的情緒,詩人“下船登高防”,登上高高的河堤,久久地凝望著遠方的故鄉,以至被秋露打濕了衣裳。登高不僅沒能銷憂,反而感到一股寒意陣陣襲來,感情的浪濤不停地在胸中翻騰,無法遏制。“回身赴床寢,此愁當告誰。”柔腸寸斷,難以成眠,甚至連個說心里話的人也沒有。詩人好像被孤獨、寂寞的氣氛所包圍,跌進了痛苦的深淵。這可以說是思婦游子的一種共同的心境。作品以簡潔、樸實的語言,形象地勾畫出抒情主人公悲愴難抑的情態。

      但是作者畢竟是一位有遠大抱負的志士,決不會長久地沉溺在兒女之悲中。因此,詩人筆鋒又轉,唱出了時代的音響:“身服干戈事,豈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茲理不可違。”這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將作者從沉溺中驚醒,也如狂飆突起,噴瀉出慷慨激昂的情懷,悲傷、低沉的情緒蕩然無存。在國事與家事,事業與私情的天平上,作者作了理智的抉擇。

      慷慨悲涼,是建安詩人的共同特色,該詩就體現了這一鮮明的時代特色。作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很善于運用感情起伏的反差,來突出內心的激情,這首詩就具有這樣的特點。作品先通過景物描寫,創造出一個典型的藝術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詩人孤寂、凄涼、悲愁的心境,使詩歌的情緒跌入低谷。接著急轉直上,又把情緒推向高潮:為了事業的成功,不惜拋棄個人的一切。可以說,這種落差越大,就越能突出詩人慷慨豪邁的情懷,也就越能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后歸曹操。 ...

    王粲朗讀
    ()

    猜你喜歡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室掩一床空。

    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葒。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
    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

    既奉既將,亦奠在位。

    ()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
    故人相見重凄涼。樓臺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驛路長。
    莫怪臨風惆悵久,十年春色憶維揚。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青春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久狠狠丁香|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久久久久久毛片免费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