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開。
山影水中盡,鳥聲天上來。
一燈傳歲月,深院長莓苔。
日暮雙林磬,泠泠送客回。
題招提寺。唐代。戎昱。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開。山影水中盡,鳥聲天上來。一燈傳歲月,深院長莓苔。日暮雙林磬,泠泠送客回。
招提精舍地勢好,石壁陡峭向江開。
山影深深水中映.鳥聲遙遙天上來。
明燈一盞傳歲月,深院無人長莓苔。
日暮山中萬物靜,磐聲清越送客回。
招提:梵語“四方”之譯音,本應(yīng)譯為“招斗提奢”,誤省作“招提”。“招提”一般作為寺名。精舍:舊時書齋、學(xué)舍,集生徒講學(xué)之所。后亦稱僧、道居住或講法之所為精舍。此處為后一意。
雙林:即娑羅雙樹之林,原為釋迦涅檠之處,后借指極樂凈土。
泠泠:形容磐聲之清越。
奔逝的大江邊,聳峙著一座山峰,峰頂上陡起一道石壁,這就是招提精舍。由于其地勢峻峭,作者一見便為之叫好。這是非常人所選擇的構(gòu)造屋宇的地址,也是常人不輕易涉足的領(lǐng)域。接著,作者既寫山寺的獨特環(huán)境,又語帶禪機地寫僧人進(jìn)入的禪境。山影既可在水中消盡,則一切幻象與妄念亦可消逝在水中;天上既可傳來烏聲,這絕頂之上則或許亦可聞見天國妙音。一盞孤燈伴僧人渡過漫漫歲月,而菩提般若之智也如燈火代代相傳。深院莓苔自然是外人久所不至而生成。目色已暮,這方外之地更覺清靜,磬聲泠泠,替寺僧送走來訪之客。這一片清靜、超脫,只屬于那些深入禪道的人。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fēng)(今屬陜西)。少年舉進(jìn)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jìn)士。寶應(yīng)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jīng)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xiāng),在荊南節(jié)度使衛(wèi)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xiàn)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災(zāi)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fēng)(今屬陜西)。少年舉進(jìn)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jìn)士。寶應(yīng)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jīng)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xiāng),在荊南節(jié)度使衛(wèi)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xiàn)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災(zāi)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百井路山桃盛開。宋代。韓琦。 漫嶺夭桃樹,無人亦自開。云霞深隱洞,錦繡遠(yuǎn)成堆。生意驚樵斧,芳情謝宴杯。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
滿江紅。。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廣場上,旌旗舞。豐碑下,花如炬。但縱觀青史,淚飛成雨。駿馬猶留燕趙骨,坑灰未化秦川土。定不忘、酹酒喚芳魂,民為主。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春帖子詞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宋代。歐陽修。 玉殿簽聲玉漏催,彩花金勝巧先裁。宿云容與朝暉麗,共喜春隨曙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