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約西湖去,移棹曉折芙蓉。算才是,稱心紅。染不盡薰風。千桃過眼春如夢,還認錦疊云重。弄晚色,舊香中。旋撐入深叢。
從容。情猶賦、冰車健筆,人未老、南屏翠峰。轉河影、浮槎信早,素妃叫、海月歸來,太液池東。紅衣卸了,結子成蓮,天勁秋濃。
塞翁吟·餞梅津除郎赴闕。宋代。吳文英。 有約西湖去,移棹曉折芙蓉。算才是,稱心紅。染不盡薰風。千桃過眼春如夢,還認錦疊云重。弄晚色,舊香中。旋撐入深叢。從容。情猶賦、冰車健筆,人未老、南屏翠峰。轉河影、浮槎信早,素妃叫、海月歸來,太液池東。紅衣卸了,結子成蓮,天勁秋濃。
“梅津”,即尹煥,字惟曉,號梅津,山陰人。與夢窗親兄翁逢龍為同榜進士,也是詞人的好友。“除郎”,即拜為右司郎官。“除”,即拜官之意。此詞作于公元1247年(淳祐七年),與《鳳池吟·慶梅津除右司郎官》作于同一年,根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時詞人四十八歲。
“塞翁吟”,詞牌名,以《淮南子》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故事名之。雙調,九十二字,前片十句,六平韻;后片九句,四平韻。
“有約”四句,觸景生情的即興之言。此言尹煥接到拜為右司郎官的任命,趕赴朝中謝恩。這是一件稱心如意的美事,因此尹煥在西湖上設宴,以示慶賀。詞人應約前去赴宴,在船上隨手摘來一枝荷花,祝賀尹的官運像紅荷花那樣的紅得稱心如意。“曉折芙蓉”既是寫實,點一“曉”字,又是暗示尹煥能早得帝寵也。“染不盡”一句,恭賀語。“薰風”,即南風。此與前“曉”字,點出時間是夏日的早上,而“染不盡薰風”,又是表示“暖風熏得游人醉”,如意郎遇如意事也。“千桃”兩句,言萬花似錦的春色如夢如幻。緊接著尹煥又迎來了五彩祥云庇護的夏日。“春如夢”,暗示著他們年青時候的冶游生活美如春夢。杜牧詩中“春風十里揚州路”及“十年一覺揚州夢”句,可作此注釋。“弄晚色”三句,明為寫實景,暗中又是贊頌詞。此言船在夕陽中撐入荷花叢中,愈感花香襲人。而詞中一“舊”字暗示出,詞人也是在祝愿尹煥,希望他越老越得意,宦途順遂,帝寵有加。
“從容”三句,轉述自身。言自己且從容地寄情在吟詩賦詞之中,用“健筆”寫出一首首新清的詞作。詞人說:我還沒到年老力衰之時,所以不必急于歸隱到南屏山中的深林中去。“轉河影”三句,有暗示尹煥應知富貴有期,不如歸去之意。詞人說:天上的銀河星轉斗移,圓月從東海那邊太液池附近中緩緩上升,仿佛聽到廣寒仙子的召喚聲,請你乘著一年一度來臨的仙筏上溯天河,“歸去來兮”。“紅衣”句,也是暗示尹應趁時而急流勇退。言眼前的一片繁茂的荷花,終有凋零的一天,到那秋風蕭瑟之時,也是“結子成蓮”,有了結果的日子。繁華過后,終有歸于清靜的時候,所以奉勸老友應順天時盡人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短歌行贈賈西谷。明代。何景明。 城西草堂日無事,廣文先生騎馬至。先生雅性嗜林壑,為愛吾廬有幽意。長溪風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樹青。山城沽酒不易得,為爾且系雙銀瓶。先生好吟近頗酷,手書佳句已盈軸。燈前朗詠三十篇,一一徽音中金玉。顧予疏陋非良儔,感君過野常優游。城中豈無萬戶侯,金盤玉饌不少留。從來富貴安足慕,水上浮漚草頭露。君不見賈生自負洛陽才,南遷且作長沙傅。
題鄧云鄉紅樓識小錄。近現代。施蟄存。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物付云煙。憑君話舊存文獻,又見都城紀勝編。
江行雜感 其一。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次韻昌叔詠塵。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從狩武岡和胡學士韻二首。明代。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唐代。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