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唐代。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你我在旅館相遇,不由我憂喜交集。
暮雪才剛剛停下,歸雁正向南飛去。
主人的酒已喝光,為友你還無醉意。
天色晚路程遙遙,不知你歸不歸去?
客舍:旅館。
“相逢”句:說與李少府在旅館相逢,不由心意徘徊,充滿矛盾。違,徘徊。《詩·邶風·谷風》:“中心有違”。
“暮雪”句。說薄暮時分,大雪初晴,北雁南飛。候雁,隨季節變換,春時北飛,冬時南歸的大雁。
“主人”句:說主人的酒已喝光,而客人您還未喝夠量。主人,詩人自指。
“薄暮”句。說天色將晚,路程還遠,不知您還回不回家了?薄暮,傍晚,太陽將要落山的時候。
參考資料:
1、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135-137
這首七言絕句寫兩個故友在旅館相逢相送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簡短的插曲。那是一個暮雪紛紛的北地的傍晚,詩人與友人李少府在旅館邂逅相逢。也許故友要很快離去,詩人置酒相送。此時,暮雪初晴,歸雁南飛,酒已喝光.可故友還無醉意。詩人詼諧地問道:“天色已晚,路程遙遠,你還走不走?”
這首詩寫相送,然而一開頭卻從“相逢”寫起:“相逢旅館意多違”。雖為相逢,卻并非久聚,二人只不過在旅館邂逅,友人也許馬上又要啟程,這就不能不使詩人既為相逢而喜,同時又為相別而憂,就不能不使詩人想起彼此間當日的交誼和異日的思念,從而百感交集。“意多違”,一個“多”字,寫出詩人彼時彼地思緒的紛亂。
“暮雪初晴候雁飛”。“暮”寫天色,“雪”寫天氣,由“暮雪”而至“初晴”,寫天氣的變化,四個字寫出兩幅靜的畫面;“候雁飛”寫大雁南飛,暗示出“歸”字,三個字寫出一幅動的畫面。二者互相映襯,勾劃出北方暮雪初晴那種蒼涼蕭瑟的圖景,從而為“送”安排了環境。從另一方面說,看暮雪初晴,看候雁南飛,不能不想到友人之即將離去,這就使眼前這幅暮雪初霽圖于蒼涼蕭瑟之中透露出淡淡的離愁,從而襯托了送別的心境。
“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二人相逢客舍,詩人置酒相送,故自稱“主人”。置酒送行而日“酒盡”,其實未必真的酒已喝光,其中也許包含啟程時間將至的意思。“酒盡”而“君未醉”,未能盡醉之中也許包含著未能暢言,是承首句“相逢客舍”而來,而未能暢言又隱含著友人之不忍便去。緊接著一句,“薄暮”,說天色將晚,“途遙”,說路程尚遠。天色已晚,路程尚遠,這是一種提醒,其中包含著無限關切。送行而提醒故人登程,詼諧之語中流露坦率,坦率之中反映出友情之深摯。而用“歸不歸”這樣委婉的一問,其中未嘗不包含一點希望,希望友人萬一暫留,這就又反映出心中的留戀不舍。
這首送別詩語言樸實自然,感情宛轉真摯,后兩句于詼諧中見誠摯之情,于言外含不盡之意。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唐代。白居易。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送龍門宗人殿鳳山始祖墓還里。明代。何文繪。 衣冠禮拜出名家,嶺海重開寶樹花。聚會獨逢清夜月,淹留卻憶舊時華。銀河遠帶龍潭水,霄漢光浮鳳嶺霞。回首故鄉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南山柳村訪友。清代。陳忠平。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江行雜感 其一。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五。宋代。釋道寧。 摩竭正令,未免崎嶇。少室垂慈,早傷風骨。腰囊挈錫,辜負平生。煉行灰心,遞相鈍致。爭似春雨晴,春山青。白云三片五片,黃鳥一聲兩聲。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維雖巧畫難成。直饒便恁么,猶是涉途程。人從卞州來,不得東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