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灑征鞍無數(shù)。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蒙蒙霧。
惆悵瑣窗深處。濕花輕絮。當時悠飏得人憐,也都是、濃香助。
洛陽春·雪。清代。納蘭性德。 密灑征鞍無數(shù)。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蒙蒙霧。惆悵瑣窗深處。濕花輕絮。當時悠飏得人憐,也都是、濃香助。
騎馬遠行的路上,雪花鋪天蓋地落下,迷蒙了遠處的樹林,模糊了重疊的山嶺,教人無法辨?zhèn)€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霧中。
當初這雪花也飄進過我們的窗戶,一如濡濕的花朵、輕盈的柳絮。那悠揚的樣子多么惹人憐愛,但不是因為雪花太美,而是因為你就在我身邊。
洛陽春:也叫《一絡(luò)索》。此調(diào)有多種體格,皆為雙調(diào)。本作為其中之一體,上、下闋各四句,共四十六字,上、下闕第一、第二、第四句押仄聲韻。
征鞍:遠行人的馬鞍。
冥迷遠樹:指在漫天飛雪中,遠方的樹木一片迷蒙。冥迷,迷蒙。
杳:幽暗。
瑣(suǒ)窗:窗欞上雕刻著精致花紋的窗,代指女子閨房。
濕花:即雪花。雪為六角形晶體,古人稱雷為六出(瓣)之花。
輕絮:指雪。
悠飏(yáng):雪花輕盈飛舞的樣子。
濃香:指瑣窗內(nèi)溫馨的環(huán)境。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劉飛注,最憶西窗同剪燭 納蘭容若詞全集: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第21頁
2、(德)納蘭性德著.蘇纓,毛曉雯注譯,納蘭詞全譯 清初第一詞的最完整譯注: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10:第35頁
詞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與《采桑子·塞上詠雪花》均作于塞外,所用故實相同,意緒相近,惟所見景致不同。前者寫廣漠原野萬里雪飄之勢,或是安營扎寨時所見,此則描繪高山叢林雪花迷蒙之景,當時行軍途中所感。
參考資料:
1、閔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匯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2.03:第132頁
這是一首詠雪之作。
上片主要描繪了室外景物,將大雪紛飛之壯觀之景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視角由近及遠,近處是征鞍上密密麻麻的灑滿了無數(shù)的雪花,遠處則是樹木冥迷,亂山重疊,杏渺難分,仿佛一切都籠罩在蒙蒙的煙霧之中。
下片隨著雪花的飄揚,由室外轉(zhuǎn)入室內(nèi)。雪花像濕花柳絮一樣,飄入了惆悵的瑣窗深處。而這輕盈散落的雪花又勾起了詠雪人的感懷,因為那紛紛揚揚的雪花是那樣的惹人憐愛,更何況它除了擁有輕盈的體態(tài)之外,還有“濃香”暗助呢。
整首詞中,結(jié)句“濃香”二字用得巧妙,“濃香”到底是和雪花一樣有若孤高清懷的梅花還是詞人心中所思念的伊人,令人尋味。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廣州北郊作 其七。清代。屈大均。 咫尺陰山接越臺,夕陽吹角打圍來。揮鞭亂渡韸韸水,駝背佳人滿紫埃。
次韻徐宰雪句。宋代。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傳觀玉帝整嚴衛(wèi),雜沓環(huán)佩紛前驅(qū)。夢隨姑射扣瑤陛,身入閶闔排銀鋪。明毫一色寶階凈,端木六出瓊林孤。綠章封事見名姓,白霓仙子軒眉須。乃知天喜愛民尹,分此雪與耕田夫。山川盡入古圖畫,園林已作春規(guī)模。逢船誰可載書共,松醪未擬炊書沽。金仆姑寒憶戰(zhàn)士,玉玲瓏暖無歌姝。煮茶安用碧跳脫,眠蓑自勝紅氍毹。盟鷗久與說心腹,買犢大欠耕膏腴。頻年歲入少生計,何日詔下蠲田租。甑塵但憂脫粟飯,甌滑未議羹莼鱸。群公豈堪立仗馬,賤子只跨尋詩驢。第令吾民不知餒,如彼蔡人何足誅。沖寒索米徙者眾,啼饑載道攜其孥。邊烽有警事方爾,民瘼未軫天地無。轅門誰曳丈二組,羽書夜下尺一符。少遲獸狝渤海盜,當復(fù)蚊浮高陽徙。平淮有碑徜須刻,筆墨可但唐宗儒。
離蔡州。宋代。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近現(xiàn)代。許南英。 竹兜輕又快,五步當十步。彳亍阡陌間,牛與人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