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與殷晉安別

    與殷晉安別朗讀

    殷先作晉安南府長史掾,因居潯陽,后作太尉參軍,移家東下。作此以贈。

    游好非少長,一遇盡殷勤。

    信宿酬清話,益復(fù)知為親。

    去歲家南里,薄作少時鄰。

    負(fù)杖肆游從,淹留忘宵晨。

    語默自殊勢,亦知當(dāng)乖分。

    未謂事已及,興言在茲春。

    飄飄西來風(fēng),悠悠東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難為因。

    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

    脫有經(jīng)過便,念來存故人。

    譯文

    殷景仁原先任江州晉安郡南府長史椽,因而住在潯陽。后來作太尉參軍,遷移全家東下。我作這首詩贈給他。

    好友相交并不久,一見如故意誠懇。

    流連忘返對暢談,更加知心相親近。

    去歲遷家至南村,你我短時為近鄰。

    持杖游樂相伴從,隨興所至忘時辰。

    仕隱地位自不同,我知早晚當(dāng)離分。

    不料離別已來到,動身就在此年春。

    飄飄拂面西來風(fēng),悠悠離別東去云。

    千里山川相阻隔,再度相逢難有因。

    賢才出仕能通達(dá),江湖隱者多賤貧。

    倘若有便相經(jīng)過,勿望來看老友人。

    注釋

    殷晉安:即殷鐵,字景仁,陳郡長平(今河南省西華縣)人,累官至侍中、尚書仆射、中書令。

    南府:晉安郡分設(shè)的南郡。長史掾(yuàn):郡丞的書記。長史指郡丞;掾是掌書記之職。

    因居潯陽:晉安郡地處偏僻的南端,殷景仁就把家小安置在潯陽(在今江西九江市)。

    太尉:官名,指劉裕。

    東下:由潯陽去建康,沿江東下。

    游好:謂交游、相好。

    盡:極。殷勤:情意懇切深厚。

    信宿:連宿兩夜。《左傳》莊公三年有“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之句。《詩經(jīng)·豳風(fēng)·九罭):“公歸不復(fù),于女(通‘汝’)信宿。”毛傳:“再宿曰信;宿猶處也。”亦兼有流連忘返之意。《水經(jīng)注·江水二》:“流連信宿,不覺忘返。”酬:應(yīng)答,交談。清話:猶清談,謂無世俗之談。

    益復(fù):更加。

    去歲:指義熙六年(410年)。南里:即南村。詩人于去歲遷居于此。

    薄:句首助詞,無義。少:短。

    負(fù)杖:持杖。負(fù):憑恃。肆:肆意,適意,縱情,任情。游從:相伴而游。“肆游從”是說整個身心都沉浸在游從的快樂之中。

    淹留:久留,指流連忘返。忘宵晨:謂無宵無晨,不分晝夜,指終日逍遙游樂,忘掉一切。宵:夜。

    語默:說話與沉默,代指仕與隱。《周易·系辭》:“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殊勢:地位不同。

    乖分:分離。

    未謂:沒有想到。謂:以為。事:指分離之事。及:到,來臨。

    興:起,動身。言:語助詞,無義。這兩句是說,沒有想到離別的事就來了,(您)在今年春天就動身。

    “飄飄”兩句:比喻殷景仁的離去。

    難為因:難得有因由。因:因緣,機(jī)會。這一句是說,難有機(jī)會在一起談笑了。

    良才:指殷景仁。

    江湖:指隱居于江湖。賤貧:作者自指。

    脫:倘或,假如。

    念:盼望的意思。存:存間,探望。故人:老朋友,作者自指。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96-98

    與殷晉安別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陶淵明四十七歲,在移居南村的次年。殷景仁原先任江州晉安郡南府長史掾,故稱殷晉安。殷景仁在晉安南府時,住在潯陽,與陶淵明有交往。義熙七年,劉裕任太尉職,辟殷景仁為參軍。殷景仁離潯陽東下時,陶淵明作此詩贈別。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96-98

    2、鄧安生.陶淵明《與殷晉安別》及移居新探.天津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82(03)

      陶淵明的田園詩后之學(xué)者極其推崇津津樂道而于他的贈答酬和之作則所論甚少。其實(shí),這類作品中,也有不少絢爛多姿、光彩奪目的佳篇,《與殷晉安別》便是其中的一首。

      詩前小序點(diǎn)明此詩的寫作背景。開頭八句以直陳方法、追敘開式,交代了與殷晉安交往、比鄰的友誼。在寫交往的時候,“一”與“盡”相連,“信宿”與“益復(fù)”相應(yīng),充分展示了一見如故、日益親密的情景。殷晉安“口不談義,深達(dá)理體”(《宋書·殷景仁傳》),二人談話內(nèi)容很可能與清凈閑適相關(guān),而與功名利祿絕緣。

      在寫比鄰的時候,先點(diǎn)明時間、地點(diǎn),而后寫出朝夕相從的情景。義熙元年(405年)十一月,詩人辭去彭澤縣令,返回潯陽,耕于南畝。三年后,遭逢火災(zāi),“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戊申歲六月中遇火》)。經(jīng)過兩年多的困頓苦楚,乃于義熙六年(410年)移居南里之南村。殷陶兩人比鄰,自然倍加親密。一“肆”一“忘”,寫足了二人友情。詩從初次交往落墨,進(jìn)而寫朝夕游從,有別于一般送別詩開頭的或?qū)懢埃蚴闱椋蚝嫱协h(huán)境氣氛,這是此詩的第一個特點(diǎn)。

      然而快樂總有到頭的時候,沒想到時間不長,殷又要作太尉參軍,而且就在這個春天里動身。兩人一個歸隱,一個升遷,分離是必然的。于是筆鋒一轉(zhuǎn),以直率的語言寫道:“語默自殊勢,亦知當(dāng)乖分。”“語默”者,仕隱也。《易·系辭》云:“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詩人運(yùn)用這句成語,以表明二人意趣不同、處境不同。“殊勢”,是說對形勢的看法與處世的態(tài)度不一樣:陶淵明以世路險惡,視仕途為“塵網(wǎng)”、“樊籠”而賦“歸去來”;殷晉安則“有當(dāng)世之志”(《宋書·殷景仁傳》)。由此可見,“乖分”明寫交往上的分離,暗示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用得何等準(zhǔn)確,何等深厚,而又何等率真。曰“知”曰“當(dāng)”,說明分離是情理中事、預(yù)料中事,表現(xiàn)了詩人坦蕩的胸襟與質(zhì)樸的詩風(fēng)。事真、意真、情真,正所謂“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絕句》)者。臨別之際,不寫“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勸慰,不寫“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的依戀,也不寫“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的凄傷,而從“或默或語”著眼,闡明“殊勢”而“乖分”的自然之理,這又是一個特點(diǎn)。

      離別的時間終于到了,“飄飄西來風(fēng),悠悠東去云。”殷晉安移家東下,猶如天上行云,隨著飄飄的西來風(fēng)而悠悠東去,漸去漸遠(yuǎn),漸遠(yuǎn)漸渺,終于消失在藍(lán)天盡頭。在這里,詩人運(yùn)用比興手法、對偶句式,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風(fēng)馳云飛圖,渲染了送別者的感情,增強(qiáng)了詩篇的藝術(shù)效果。此二句,與曹丕《雜詩》“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豐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fēng)會。吹我東南行,行行到吳會”等句,在以云行喻人之遠(yuǎn)去這一點(diǎn)上,是相同的,而喻意大別。陶詩喻仕子行蹤之速,曹詩喻征夫周流之苦。熔鑄前人詩句為自己語言,抒發(fā)自己感情,而又不露痕跡,可算是這首詩的第三個特點(diǎn)。

      離別之事牽動離別之情:“山川千里外,言笑難為因。”殷晉安東下,一程山,一程水,千里迢迢,山川相隔。這一別,“相去悠且長”(《古詩·燭燭晨明月》)嘉會難遇,言笑無因,寄心浮云,浮云不還;移情清風(fēng),清風(fēng)無知,詩人懷念之情,亦因之而溢于言表。這兩句承上,與“飄飄”二句配合在一起抒寫離別之情。

      離別之情推及離別之理:“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這兩句照應(yīng)“語默”,再次表明自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五柳先生傳》)的志趣。事實(shí)上,詩人并非一開始就想高蹈塵外的,他自己曾說:“少時壯且厲,撫劍獨(dú)行游”(《擬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雜詩》之五)。在《讀史述·屈賈》中,他又說:“進(jìn)德修業(yè),將以及時。如彼稷契,孰不愿之?”可見他希望能夠做稷、契一類的人物,施展才能。但是,由于仕途的污濁,官場的庸俗,以及天下的多故,名士的少全,因而發(fā)出“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辭》)的感嘆。梁啟超說:“古代作家能夠在作品中把他的個性活現(xiàn)出來的,屈原以后,我便數(shù)陶淵明”(《陶淵明》)。

      “脫有經(jīng)過便,念來存故人”二句,其“脫”字乃假設(shè)之詞,詩人以之表希望意,盼望故人便時來訪。這不僅是對殷晉安的叮囑,也是自我真情的吐露,更是勢殊而情深的表現(xiàn)。這一結(jié)尾,恰與開頭遙相呼應(yīng),看似平淡,但透過平淡,見出詩人至誠的內(nèi)心世界。尤其是“故人”二字,把讀者的思想引導(dǎo)進(jìn)入“信宿酬清話”“淹留忘宵晨”的情境之中,言盡而意不盡,有如曲終而余音裊裊,韻味無窮。

      這首送別詩,沒有從送別入手,也沒有拘泥于“祖道帳飲”“折柳相贈”的慣例,而是別開生面地先寫交往,后寫分離,再寫希望,并將它們串成一片行云、一彎流水,使全詩珠聯(lián)玉貫。在寫分離的時候,在他人,也許要大寫離愁別苦,而詩人卻淡淡著墨,平平寫來,點(diǎn)明“語”與“默”、“良才”與“貧賤”的差異,從而使詩的內(nèi)容超出了一般送別詩。但詩人并沒有就“殊勢”作更具體的闡述,而在指出“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之后,急轉(zhuǎn)直下,以假設(shè)之詞、希望之意,倏然收住,詩人的全部真實(shí)感情都融化在全詩中,展示在讀者面前。此詩強(qiáng)烈地表現(xiàn)出陶淵明詩歌的那種直率性格與平實(shí)語言的高度統(tǒng)一,人格美與藝術(shù)美的完好融合。

      蘇軾對陶詩極其推崇,他說:“陶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shí)綺,癯而實(shí)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與蘇轍書》)在屢遭貶謫后,尤慕其為人而和其詩,《和陶與殷晉安別送昌化軍使張中》,便是諸多和陶中的一首。盡管由于陶、蘇處境不同,送別的對象不同,因而詩的內(nèi)容、基調(diào)、情感,也都不同,但語言乃至結(jié)構(gòu)的師承關(guān)系,卻十分明顯。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朗讀
    ()

    猜你喜歡

    李冰若

    小別經(jīng)三月,重游閱十年。竹深藏古寺,雪霽漲新泉。

    黃澤祈無竭,紅梅待吐妍。徘徊舊池畔,不分已華顛。

    ()

    莫為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

    遠(yuǎn)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
    程濱

    似見咿呀初學(xué)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fù)家藏幾柜書。

    ()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fēng)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 久久无码av三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www性久久久com|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国产一级持黄大片99久久|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噜噜噜色噜噜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