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朗讀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譯文

      被貶出京城十年后,我們二人同時接召赴京,卻同時再被貶往邊荒之地,同行千里渡過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我雖是再次充任連州刺史,卻與西漢黃霸兩任潁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嘆不如三次被貶黜的柳下惠。想要歸去的目光隨著北歸的大雁消失在天邊,心中愁腸百結之時卻又聽到了凄厲的猿啼。柳州和連州有桂江相連,每當桂江向東流經連山之下時,我將和你相互凝望,低頭吟誦《有所思》。

    注釋

    連州:今廣東連縣(連州市)。柳柳州:柳宗元。

    湘:湘水(湘江),在湖南。

    黃丞相:西漢時賢相黃霸,受漢宣帝信任,曾兩度出任地近長安的潁川太守,結果清名滿天下。

    三黜:三貶。柳士師:柳下惠。士師,獄官。《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柳下惠即展禽,春秋魯人。居處曰柳下,死后謚號惠。

    斷猿:形容猿聲凄厲,聞之使人斷腸。

    桂江:即漓江,此處指柳宗元將要前往的柳州。連山:指詩人所往之地連州。

    有所思:古樂府篇名,漢歌十八曲之一,原詩本為情詩,這里用以喻指詩人與友人不忍離別的情狀。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345 .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創作背景

      劉禹錫這首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夏初。十年前他和他的摯友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革新活動,被貶放湖湘遠郡。之后柳宗元又再次被貶為柳州刺史。兩人同出長安南行,到衡陽分手,柳宗元作詩贈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則是對柳宗元詩所作的回答。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345 .

    2、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827-828 .

      這首《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載于《全唐詩》卷三六一。開頭一、二兩句,寥寥幾筆,就把劉柳二人屢遭挫折的經歷勾畫出來了。對起述事,句穩而意深,為下文的展開,創造了條件,可謂工于發端。

      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劉禹錫初次遭貶,即謫為連州刺史,途中追貶為朗州司馬。此時再貶連州,所以叫做“重臨”。關于這次“重臨”州政的狀況,詩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漢時有個賢相黃霸,兩度出任潁川太守,清名滿天下;而劉的“重臨”,則是背著不忠不孝的罪名,帶著八旬老母流徙南荒。這是積毀銷骨的迫害。詩人通過“事異”兩字把互相矛盾的情況扭合到一起,帶有自嘲的口氣,暗含對當政者的不滿和牢騷。下一句,詩人又用了春秋時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為“士師”(獄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貶黜,這里用以比作同樣“三黜”過的柳宗元。同時也暗示他們都是因堅持正確的政見而遭打擊的。用典姓切、事切,可謂天衣無縫。“名慚”,是對劉柳齊名自愧不如的謙詞,表示了對柳的敬重之意。

      第三聯五、六兩句,將筆鋒從往事的縈回折入眼前的別況。“歸目并隨回雁盡”句,把兩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時的情景描繪得多么有情有致:兩位遷客并影荒郊,翹首仰望,他們深情的目光注視著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際消失。一個“并”字,一個“盡”字,寫得十分傳神,把他們共同的望鄉之情極為凄惋地傳達出來了。“愁腸”句,從張說“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詩中化出。心已傷楚,更不堪斷斷續續催人淚下的哀猿悲啼。詩人以“回雁”、“哀猿”襯托別緒,詩境也變而凄厲了。這等地方,正是作者大力經營處,真足以搖蕩人心。

      “桂江”兩句,設想別后,以虛間實,筆姿靈活。“桂江”和“連山”并無相連之處,因此這里并不是實說桂水東過連山。下一句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這東西遠隔的兩地聯系起來。原來連接雙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長吟遠慕的無限相思呵。“有所思”,也是古樂府篇名,這里出現,語意雙關。最后兩句,一縱一收,轉折于空際,挽合十分有力。其技法與杜甫的“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秋興八首》之六)相似。不過杜詩抒發的是個人對云山萬里的故國的懷念,這里則用“相望”二字,把這一對志同道合又遭隔別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誼,從彼此兩方寫出,與杜詩不盡相同,而有襲故彌新之妙。寄離情于山水,同悵望以寫哀,詞盡篇中,而意余言外,既深穩又綿渺,不愧大家筆墨。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劉禹錫朗讀
    ()

    猜你喜歡

    日抹平山紅。

    ()

    要路倦登臨,淵明徑好尋。

    卷收名利幟,揭示圣賢心。

    ()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
    郭登

    霜重梧桐葉漸飛,淺黃欺綠上荷衣。

    鱸肥江上秋將晚,酒熟山中客未歸。

    ()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

    風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花天氣惜花情。

    ()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最新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久久中文娱乐网| 久久久SS麻豆欧美国产日韩|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99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久久久|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涩综合|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青青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