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封初上九重關,是日清都虎豹閑。
百辟動容觀奏牘,幾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
不待他年公議出,漢廷行招賈生還。
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其一。宋代。王庭珪。 囊封初上九重關,是日清都虎豹閑。百辟動容觀奏牘,幾人回首愧朝班?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不待他年公議出,漢廷行招賈生還。
《送胡邦衡之貶所》作于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胡邦衡反對秦檜的妥協投降政策,上書高宗請斬秦檜,秦檜大怒將胡邦衡貶往新州(在南海邊)欲置之于死地。據岳珂《程史》載“胡忠簡銓既以乞斬秦檜掇新州之禍,直聲震天壤,一時士大夫畏罪箝舌,莫敢與立談,獨王盧溪庭瑋詩而送之”。
參考資料:
1、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第376-278頁
2、馬世一編著;孫文心,馬天牧,馬天放等編寫.古詩行旅 宋遼金卷:語文出版社,2014.08:第225-228頁
這首句指胡邦衡所上“封事”,“九重關”,君門九重,極言深不易達。第二句借天上的虎豹言“封事”上達帝前之不易。“清都”,這里以清都比朝廷,虎豹指奸臣和爪牙。第二句是補充第一句之意,因當天守關虎豹被關,所以“封事”能直達殿上。三四句寫朝廷上的震動。“百辟動容”指大臣們看到奏牘時受驚之情。四句寫奏牘的威力,不知有多少人感到素餐尸位的可恥。胡邦衡當時不過是樞密院編修官,能夠挺身直言,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自愧不如,這句寫得含蓄。以上四句噴薄而出,寫朝廷一面。第五句轉到胡邦衡仗義敢言的精神,可與日月爭輝。普通夸贊名望高為泰山北斗,這里更說胡邦衡的聲名高在北斗眾星之上。六句一落千丈,名高北斗,卻被貶到南海瘴癘之鄉。“墮”字用得有力,和上句北斗星辰緊連,這樣的人競落到這等地步,充滿了贊仰、同情和不平之意。一句天上,一句地下,大起大落。末二句又復振起,以賈生比胡邦衡,認為公道是非總不可泯,胡邦衡必然會很快召回朝廷。賈誼為了漢室的久安,上疏直言,受到大臣嫉恨,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后來又為漢文帝召回。這兩句用此典故,但加上“不待”“行”等字,既有對胡邦衡的祝福,對當時朝廷“公議”不出的批評,也含有對奸臣當道不會長久的信念。八句詩既是一氣呵成,又極抑揚頓挫之致,大長正氣。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性伉厲,為詩雄渾。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后葬于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后山腰,胡銓撰寫墓志銘碑。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后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
王庭珪。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性伉厲,為詩雄渾。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后葬于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后山腰,胡銓撰寫墓志銘碑。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后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壬辰仲春檄調上元留別高淳士民。清代。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懷息廬和坡翁息軒。明代。李之世。 吾家有息廬,息身未有日。古人悼無聞,四十而五十。百年可例推,想亦無間隙。莫若早回頭,可以息則息。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訓,歸當書之壁。
妙音。。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題舒溪漁隱卷二首 其二。明代。張弼。 春水桃花雙鯉魚,老姜新酒付行廚。丁寧童子休輕剖,甫里先生恐寄書。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唐代。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他時禮命畢,歸路勿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