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吳子使札來聘

    吳子使札來聘朗讀

      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何賢乎季子?讓國也。其讓國奈何?謁也,馀祭也,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為君。謁曰:“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季子猶不受也。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致國乎季子。”皆曰諾。故諸為君者皆輕死為勇,飲食必祝,曰:“天茍有吳國,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謁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長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爾。闔廬曰:“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為季子故也。將從先君之命與,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子,我宜當立者也。僚惡得為君?”于是使專諸刺僚,而致國乎季子。季子不受,曰:“爾殺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篡也。爾殺吾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故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為臣,則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賢也,曷為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

    譯文

      “吳子派札來(魯國)訪問。”

      吳國本無所謂國君,無所謂大夫,這則記載為什么承認它有國君,有大夫呢?為了表明季子的賢啊。季子賢在哪里呢?辭讓國君的位置啊。他辭讓君位是怎么一回事呢?謁、馀祭、夷昧跟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幼而有才干,兄長們都愛他,一起想立他做國君。謁說:“現在如果就這樣倉促地把君位給他,季子還是不接受的。我愿不傳位給兒子而傳位給弟弟,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國君,最后把君位傳給季子。”馀祭、夷昧都說行。所以幾個哥哥在位時都勇敢不怕死,每次就餐必定祈禱,說:“上天如果讓吳國存在下去,就保祐我們早點遭難吧。”所以謁死了,馀祭做國君。馀祭死了,夷昧做國君。夷昧死了,國君的位置應當屬于季子了。季子出使在外,僚是壽夢的庶長子,就即位了。季子出訪回國,一到就把僚當作國君。闔閭說:“先君所以不傳位給兒子,而傳位給弟弟,都是為了季子的緣故。要是遵照先君的遺囑呢,那么國君應該季子來做;要是不照先君的遺囑呢,那么我該是國君。僚怎么能做國君呢?”于是派專諸刺殺僚,而把國家交給季子。季子不接受,說:“你殺了我的國君,我受了你給予的君位,這樣我變成跟你一起篡位了。你殺了我哥哥,我又殺你,這樣父子兄弟相殘殺,一輩子沒完沒了了。”就離開國都到了延陵,終身不入吳國宮廷。所以君子以他的不受君位為義,以他的反對互相殘殺為仁,稱許季子的賢德。

      那么吳國為什么有國君,有大夫呢?既承認季子是臣,就應該有君啊。札是什么呢?吳季子的名啊。《春秋》對賢者不直稱其名,這則記載為什么稱名呢?認可夷狄,不能只憑一事一物就認為夠條件了。季子是被認為賢的,為什么季子還不夠條件呢?認可做人臣子的,一定要使他像個臣子;認可做人兒子的,一定要使他像個兒子。(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兒子,就要在用語遣詞上顯示出這一點來。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

    注釋

    (1)“吳子使札來聘”:這句話是該文引用的《春秋》里的句子。

    聘:古代諸侯國之間派使者相問的一種禮節。使者代表國君,他的身分應是卿;“小聘”則派大夫。

    (2)賢:用作以動詞。

    季子:公子札是吳王壽夢的小兒子,古以伯、仲、叔、季排行,因此以“季子”為字。《史記》稱他“季札”。

    (3)讓國:辭讓國君之位。據《史記·吳世家》記載,壽夢生前就想立季札,季札力辭,才立長子諸樊(即謁)。壽夢死后,諸樊又讓位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乃止。

    (4)謁:壽夢長子,一作“遏”,號諸樊。《春秋》經寫作“吳子遏”,《左傳》、《史記》稱“諸樊”。

    (5)馀祭:壽夢次子,《左傳》記其名一作“戴吳”,馬王堆三號墓出土帛書《春秋事語》作“余蔡”。

    (6)夷昧:壽夢三子。《左傳》作“夷末”,《史記》作“馀昧”。

    (7)迮(zé,又讀zuò):倉促。

    (8)尚:佑助。

    悔:咎,災禍,這里指亡故。

    (9)謁也死:謁在位十三年,前548年(魯襄公二十五年)在伐楚戰爭中,中冷箭死于巢(今安徽巢縣)。

    (10)馀祭也死:馀祭在位四年(《史記》誤作十七年),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在視察戰船時被看守戰船的越國俘虜行刺身亡。

    (11)夷昧也死:夷昧在位十七年(《史記》誤作四年),前527年(魯昭公十五年)卒。

    (12)使而亡:出使在外。《史記·吳世家》所記與此不同:“王馀眛卒,季札讓,逃去。”認為季札是為讓位而逃走的。

    (13)僚:《公羊傳》這里說他是“長庶”,即吳王壽夢妾所生的長子,季札的異母兄。《史記·吳世家》則說他是“王馀眛之子”。以《公羊傳》為是。

    (14)闔廬(lǘ):公子光即吳王位后的號,《史記》說他是諸樊之子,《世本》說他是夷昧之子。

    (15)專諸:伍子胥為公子光找到的勇士,前515年(吳王僚十三年)四月,公子光請王僚喝酒,使專諸藏匕首于炙魚之中,進食時取出匕首刺王僚胸而殺之。

    (16)致國乎季子:把王位給季札。《史記·吳世家》謂闔廬刺殺王僚后即承吳王位,無讓國于季札之意。

    (17)延陵:春秋吳邑,今江蘇常州。季札食邑于此,所以又號“延陵季子”。

    (18)不名:不直稱名。古人生三月取名,年二十行冠禮,另取字。對人表示尊敬,就稱其字而不稱名。

    (19)不一而足:不因為一事一物就認為夠條件了。與今義不同。

      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吳國派公子札訪問魯國,《左傳》對經過情形有詳細記載。當時的吳王馀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吳國在公子札的父親壽夢就位時(前585年)就已稱王。但中原諸國還是視吳國為蠻夷之邦,《春秋》記事稱之為“吳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實際上是貶稱。而《公羊傳》出于“諸夏”的民族偏見和地域偏見,甚至否認吳國“有君、有大夫”,對《春秋》記事用語理解為抬高了吳國的地位。

      這篇文章是《春秋公羊傳》解釋《春秋》為什么用“吳子”肯定吳國“有君”,用“聘”肯定吳國“有大夫”的。全文層層設問,步步深入,以事實說明公子札的賢、仁、深明大義,正是他使吳國在諸夏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公羊高

    公羊高,舊題《春秋公羊傳》的作者。戰國時齊國人。相傳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傳于公羊平。《春秋公羊傳》最初僅有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及齊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傳于世。《春秋公羊傳》,亦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著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史事記載較簡略。 ...

    公羊高朗讀
    ()

    猜你喜歡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
    汪精衛

    朝暉流影入云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將坦蕩托微波。

    ()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

    律管飛灰報早春,壽陽梅淡落香煙。

    詞人競進新詩入,俊思無過白舍人。

    ()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www性久久久com|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久久久国产打桩机| 久久精品视屏|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午夜不卡888久久|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7| 9久久9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爽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