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勝秋清人欲仙,倚闌時節月初圓。
不知寺在煙霞表,但覺身臨星斗邊。
寶墨舊歸天上去,高名今向世間傳。
登臨莫作匆匆會,去后重來又幾年。
天章寺。宋代。高翥。 地勝秋清人欲仙,倚闌時節月初圓。不知寺在煙霞表,但覺身臨星斗邊。寶墨舊歸天上去,高名今向世間傳。登臨莫作匆匆會,去后重來又幾年。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詠物二十四首。清代。周凱。 胎生聞說有鯊魚,多少鯤鮞出尾閭。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奉酬勉純 其四。明代。霍與瑕。 游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復鉛金。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徽音發陽春,嘉宴重相尋。丈夫有遠志,宇宙一謳吟。造物以為侶,悲歡寧關心。
寄息耘。元代。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此意誰可知,高松與修竹。
離維揚。宋代。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只緣心事近重陽。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雙調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圖得大家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