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鐘也價值千金。花兒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
遠處高樓上,官宦貴族們還在盡情地享受著歌舞管樂,架設著秋千的庭院正沉浸在幽寂茫茫的夜色中。
春宵:春夜。
一刻:刻,計時單位,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分為一百刻。一刻,比喻時間短暫。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發出清香。
月有陰: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
歌管:歌聲和管樂聲。
蘇東坡的詩詞,以風格豪放、氣勢雄渾、激情奔放、想象豐富、意境清新而著稱于宋代詩壇。在這首詩中,他以清新的筆致描寫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寫花香,寫月色,寫高樓里傳出的幽幽細吟的歌樂聲,也寫富貴人家為了不讓美好的時光白白過去,都在盡情地尋歡作樂,充分體現了他的卓越才華。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著兩句寫的是春夜美景、光陰的珍貴。春天的夜晚,是那樣寶貴,因為花兒散放著醉人的清香,月亮也有朦朧的陰影之美。這兩句詩構成因果關系,前句為果,后句為因。這里不僅寫出了夜景的清麗幽美,景色宜人,更是在告訴人們光陰的寶貴。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這兩句寫的是官宦貴族階層的人們在抓緊一切時間戲耍、玩樂、享受的情景。詩人描繪那些留連光景,在春夜輕吹低唱的人們正沉醉在良宵美景之中。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良夜春景,更顯得珍貴。這樣的描寫也反映了官宦貴族人家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不無諷刺意味。
這首詩寫得明白如畫卻又立意深沉。在冷靜自然的描寫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對醉生夢死、貪圖享樂、不惜光陰的人的深深譴責。詩句華美而含蓄,耐人尋味。特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人們常常用來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舊館憶王抱節。金朝。李龏。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室掩一床空。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葒。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燭影搖紅 簾。明代。楊基。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無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只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曾記揚州,紅樓十里東風軟。腰肢半露玉娉婷,猶恨蓬山遠。閑悶如今怎遣??床萆?、青青似剪。且教高揭,放數點春,一雙新燕。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