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禾熟。宋代。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陣陣西風,吹過平原,帶來了禾黍的芳香;濺濺流泉,瀉入溝渠,打谷場上一片繁忙。
只有它——經過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閑適地躺在山坡上,嚼著草,沐浴著金色的夕陽。
禾黍: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
鳴泉:淙淙鳴響的泉水。
竇:此指水溝。
了:了卻。
嚙(niè):同“嚼”,啃、咬。原作“齧”。
作者孔平仲曾多次遭受貶謫,做過地方官吏。對農村的熟悉與了解,使他能夠真切而生動地描繪出農村風光;而對官場的厭倦情緒,也正好借這野樸的鄉村風俗得到淘洗與寬慰。
參考資料:
1、繆鉞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 :第1473頁 .
這首詩很像一幅古代農村風俗畫。據錢鐘書《宋詩選注》,清初著名畫家惲格(壽平)曾借此詩題畫。
首句“百里西風禾黍香”,大筆勾勒出農村金秋季節的畫面。詩人或騎馬、或乘車、或登高,放目四野,百里農田盡收眼底。那結滿累累果實的稻谷黍粱,在西風吹拂下,波翻浪涌,香氣襲人。面對此境,詩人為之深深陶醉。
“鳴泉落竇谷登場”一句,詩人收束目光,由闊大之景集中到泉水溝竇和一派繁忙景象的打谷場上。“鳴泉落竇”是眼前所見。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發出清越的響聲,與打谷場上繁忙的聲響交雜一起,構成一幅喜人的農村秋景。李文淵《賦得四月清和雨乍晴》有“熏風到處田禾好,為愛農歌駐馬聽”之句,雖然寫的是春景,但意境與此詩頗有相同之處,可以互相參閱。
詩人的目光離開了繁忙的谷場,注目坡前,看到了剛釋重負、橫臥坡頭嚙草的老牛。這是一幅非常富有農村特色的畫面:其景致的野樸,其風韻的淡遠,傳神寫照。詩的主旨是通過對老牛的贊賞,抒發長期蘊積胸中的郁悶之情。詩人仕宦的坎坷,官場生活的勞苦,就如同老牛的“耕耘之債”一樣。然而老牛的役債終有了結的時日,而他也希望盡早了卻役債、像老牛那樣釋卻重負、舒閑一下長期疲憊的心靈。
古人描寫農事、抒發感懷的詩有不少。如王維“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新晴晚望》);元稹“農收村落盛,社樹新團圓”(《古社詩》);歐陽修“田荒溪流入,禾熟雀聲喧”(《陪府中諸官游城南》);朱熹“農家向東作,百事集柴門”(《殘臘》),但都不如孔平仲此詩抒情之深沉。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盡管用意深,卻如同隨意寫來,不加雕琢,一切全在有意無意之間隨意點出。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秘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
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秘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回鄉感賦七律四首 其四 懷先嚴。。林英男。 臘梅隕后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鯉對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鸞。敲欹駑骨詩猶悔,哭白烏頭夜未殘。片霎鵑聲夕陽里,南陔無處采幽蘭。
約陸菊裳同年游虎邱欲雪不果菊以詩代簡次韻答之二首 其二。。曹家達。 遙天擘云絮,終朝息塵慮。山頭凍殺雀,夢魂自來去。
宇文子貞至驛為松江諸邑田糧事賦古詩二章增之。元代。孫華孫。 朝行谷水東,暮行谷水西。谷水日日流,驛舟日日來。驛舟來不已,波浪日日起。朝行谷水西,暮行谷水東。傍人指驛舟,舟中有春風。春風吹谷水,照見桃與李。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南鄰有良朋,繁質快瓴建。進道方骎骎,吐辭看袞袞。妙語極吹噓,至理屬關鍵。嗟予澹泊好,學植自穮蔉。豈能益涓埃,感子意繾綣。昭然隱微中,當念仁豈遠。起知妙乾體,實理踐坤簡。大易乃在我,亙古當一本。期君得真傳,永以息邪遁。
大雷小雷。。史鑒。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嘆無翼,憑誰學御風。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