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
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靈隱寺月夜。清代。厲鶚。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靈隱寺是人們熟悉的杭州一景,坐落在西湖西北的靈隱山麓,寺前冷泉飛度,古木蒼深,不遠處飛來峰如巨石飛墜,屹立寺門,環境幽靜、清雅。這次詩人找了一個恰當的時間,踏著月光游山,全詩的韻味就在這月色當中。
《靈隱寺月夜》是一首五言古體詩。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靈隱山麓,附近有飛來峰、冷泉亭諸名勝,是西湖的游覽勝地?!霸乱埂睒祟},可見這首詩描寫的是靈隱寺的月夜景色。從詩中“夜寒”、“落葉”看,時間當在深秋。
首二句,“夜寒”點時間,在深秋的寒夜?!跋憬纭?,指佛寺。一個“白”字,未見其月,已見月光的皎潔。接著寫透過寺門,可見曲折的山澗與寺門相連,一個清涼幽靜的境地呈現在眼前。三、四句承上啟下,抬頭望“月在眾峰頂”,可見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頭看“泉流亂葉中”,可見秋葉紛飛,泉水流淌。由靜景而寫到動態,以動襯靜,更覺佛寺秋夜的靜謐。四句讀來,佛寺月夜,盡收眼底,俯仰之間,所見所感,妙趣橫生。
五、六句先寫進入佛寺。“一燈”指寺里的長明燈?!叭簞酉ⅰ?,語出陶淵明《飲酒》“日入群動息”,指一切都歸于沉寂?!肮马唷敝干艘估镎b佛經的擊磬聲?!八奶臁敝杆亩U天,佛教所謂色界諸天,即整個天空。兩句意為,進入佛寺,所見一燈孤明,猶感四面靜寂,只聽到僧人夜里誦經的擊磬聲,悠然響在寂靜的夜空中。末二句又承上啟下,后寫由于太冷清,太空寂,難免使人生出孤獨惆悵之感,不便久留,只好出寺離歸。山林多虎,使人生畏,“況聞巖下風”。俗謂“云從龍,風從虎”。聞風如見虎,使人更驚恐不安,欲離歸而又難以回歸。
全詩寫靈隱寺的月夜景色,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從而抒發了詩人孤獨惆悵、處境難耐的心境。寫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難分。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
厲鶚。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馀,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趙郭八景為郭學憲舜舉賦 其六 斜林牧笛。。歐大任。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后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愿言結斯廬,聊用慰幽獨。
次韻云扉講師游南山有懷張外史舊游。明代。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維時莫春初,鳥乳聲喧豗。行循靈石澗,坐覓翻經臺。萬竹森玉立,云扉絕纖埃。楊氏椒房親,葬母此山隈。想當全盛日,軒蓋如云來。至今清壑亭,金鋪照莓苔。行觴藉草飲,蔬果雜櫻梅。賴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醉題素壁間,辭翰粲瓊瑰。掩映房山詠,光怪燭九垓。騎鯨上天去,化鶴何年回。二妙不可作,撫卷心孔哀。
與何光遠贈答詩(龍女贈光遠)。。龍女。 坐久風吹綠綺寒,九天月照水精盤。不思卻返沈潛去,為惜春光一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