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之零陵郡次新亭。南北朝。范云。 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岸邊的樹木隱隱綽綽地飄浮,天的盡頭一縷孤煙裊裊升起。
江水藍天渾然一體上下相合,縹緲云煙朦朧遠樹上下相似。
江水浩浩湯湯難以窮盡其源,揚帆的小舟飄到哪里才停止?
零陵:縣名,屬湖南省。次:停留。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蘇江寧南,即勞勞亭。
江干:江岸。干:水邊。
天末:天邊。
煙樹:云煙籠罩的樹。
滄流:青色的水流。未可源:看不到它的源頭。
颿(fān):同“帆”。
南朝齊永明十年(492年),作者范云出使北魏,歸來不久便被任命為零陵郡內史。此詩是他前往赴任,剛剛離開京城,在新亭止宿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顏邦逸.文學作品賞析 中國古典詩歌.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年:85-87
“江干遠樹浮”二句,粗筆勾畫江天遠望的視覺印象,順便點題。開篇就是“遠樹”、“天際”,使詩人那極日遠眺、思深慮遠的意態躍然紙上。遠處的樹木隨著江岸一起在水面上飄浮,這是一種藝術變形,是由舟中遠望時動搖不定的視覺印象與若浮若現的身世之感交融而產生的創造性想象。遠煙孤起,是一個經過強化的畫面。遠煙,本來并不惹人注目,詩人不僅表現了它的存在,而且強調了它那孤獨的升起,顯然,這是孤身羈旅之情的外射。
“江天自如合”二句,如果說前兩句勾出了一幅初步的素描稿,那么這兩句就是深入刻畫的景象,表現著印象與感受的更深一個層次??窗?,江天一色,空明渾涵,遠樹如煙,虛實一體。詩人在物與己的對比關照中,強烈意識到天地的雄渾壯觀和大自然的自在與和諧。
“滄流未可源”二句,是畫面繪事的最后一筆。詩句主要抒寫去程邈遠,難以預期,宦海浮沉,吉兇莫測的憂慮。其中不乏失落感和虛無感。與此同時,詩句也贊嘆了大自然的無限壯闊,從中可以窺見詩人靈魂深處積極高揚成分的折光。
這首詩以寫景為主,但景中寓情,寫得情景交融,詩意盎然。詩人強調主觀印象、獨特感受。按照由景入情,由實入虛的脈絡展開意境,兩句一轉,層次井然。詩歌的筆調疏淡,語言清麗。
范云詩向有“輕便宛轉,如流風回雪”(鐘嶸《詩品》)之譽,此詩當之無愧??谡Z化的詩句,和諧的聲韻,巧妙的對仗,讀來有如流風回雪,輕便宛轉。詩有凄婉之意,但因眼界高遠,用筆遒勁,基本情調還是悲壯的。
范云(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范縝從弟,子范孝才。 ...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范縝從弟,子范孝才。
感懷。近現代。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送人還槜李 其一。清代。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歸宗山籟一百四首 其六十五。明代。釋函是。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云暗,焉知白露繁。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厥壮伤ミ~,還應望石門。
泛舟三首 其二。宋代。劉敞。 雪消泉似漲,冰解舟可通。操篙不憚冷,環渚故無窮。歌詠淹短日,醉酣輕朔風。何須萬乘相,始辨鴟夷翁。
奉送浙江省危宰郎中除湖廣。元代。吳景奎。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葉落洞庭秋雨后,書來吳會莫云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