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明月照歸人,萬里秋風一葉身。
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重贈吳國賓。明代。邊貢。 漢江明月照歸人,萬里秋風一葉身。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重贈者,再作一詩相贈也,這首詩,還是送別詩。
漢江,流經陜豫鄂,經過作者的好友吳國賓的家鄉,吳國賓來到南京,現在就要回鄉,只身踏上萬里歸途,漢江的明月會一路相送,回家后,不要輕易把身上的衣服洗掉,因為衣上沾著了帝京的灰塵。
“此中猶有帝京塵”,一句,包含了作者對吳國賓的殷切期望:不要灰心,只要努力,還有希望博取功名,同時,還語重心長地告訴客人,回鄉后,不要忘記了我們這些在南京的友人。
邊貢的這首詩,用“休把客衣輕浣濯”,來比喻相互之間的長久友誼,可謂飽含深情,用語獨到,意味深長。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
邊貢。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唐代。岑參。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挽閑閑真人父司徒。宋代。陸文圭。 堂堂遺一老,五福壽而康。系出安仁讕,身居榮祿鄉。春山樵獨隱,晚圃菊尤香。有子知何憾,騎龍下大荒。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艷曲十首 其十。明代。胡應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浣溪紗 其一 壽鶴亭六十。。胡漢民。 南面書城傲百王。保民耆壽在文章。飛來仙蝶又稱觴。閑向名山尋鮑葛,笑夸年少喚潘張。年年松鶴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