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鳥。宋代。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來到樹林里,看到畫眉鳥在開滿紅紅紫紫山花的枝頭自由自在地飛翔,聽到它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梢上隨著自己的心意盡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金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因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
千百聲的鳥的鳴叫聲,隨著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蕩著,
(就在那)山花萬紫千紅綻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這才明白:(以前)聽到那鎖在金籠內的畫眉叫聲,
遠比不上悠游林中時的自在啼唱。
囀:鳥婉轉地啼叫
隨意:隨著自己(鳥)的心意。
樹高低:樹林中的高處或低處。
金籠:貴重的鳥籠,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條件優越的居所。
百囀千聲:形容畫眉叫聲婉轉,富于變化。
始知:現在才知道。
不及:遠遠比不上。
參考資料:
1、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89 .
2、劉永生 .宋詩選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59 .
3、黃進德 .歐陽修詩詞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8 .
這是首詩創作時間不詳,學術界流傳三種說法:景祐三年(1036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間;慶歷八年(1048年)至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間;熙寧四年(1071年)六月至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間歐陽修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
參考資料:
1、劉永生 .宋詩選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 :59 .
2、黃進德 .歐陽修詩詞文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8 .
這首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詩題一作《郡齋聞百舌》。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的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為官,后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托。
歐陽修的《畫眉鳥》,前兩句寫景:畫眉鳥千啼百囀,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紅姹紫的山花更是賞心悅目。后兩句抒情:看到那些關在籠里的鳥兒,真羨慕飛囀在林間的畫眉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歐陽修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寫作此詩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寫畫眉實是寫自己,畫眉鳥的百囀千聲的表達的是歸隱山林、不受羈絆的心曲??瓷交€漫、葉木蔥籠,管什么金帶紫袍;無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間清流瀉出,洗盡俗塵,只余下悅耳的音韻流轉。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后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
這首詩情景結合,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豐厓雨中有懷奉答。明代。朱樸。 春雨作風風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寄王鍊師。元代。胡奎。 安期入東海,采藥三蓬萊。東窗綠玉樹,歲歲見花開。弭節昆丘圃,吹笙閬風臺。翱翔綵云里,揮手招我來。安期雙黃鵠,相從凌九垓。
九效 其五 醫國。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易守建業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 其一。宋代。陸佃。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