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鵲橋仙·一竿風月。宋代。陸游。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清早出去,籠一蓑霏微煙雨,傍晚歸來,釣一竿迷蒙風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濱的子陵釣臺西邊。賣魚的時候惟恐走近城門跟前,更不用說還會到鬧市深處去了。
潮生時泛船出去打魚,潮平時擺船靠岸系纜,潮落時高唱漁歌歸家。當時的人們錯把我比作披蓑垂釣的嚴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無名的漁父。
鵲橋仙:詞牌名,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
一竿風月:風月中垂一釣竿。
蓑(suō):蓑衣。
釣臺:漢代隱士嚴光隱居的地方,在今浙江省富春江畔的桐廬縣。
況肯:更何況。
紅塵:指俗世。
棹(zhào):指船槳。
潮平系纜:潮水滿漲時停船捕魚。
浩歌:指放聲高歌,大聲歌唱。
嚴光:即嚴子陵,漢代著名隱士。
漁父:漁翁,捕魚的老人。
參考資料:
1、王玲.陸游詩詞:濟南出版社,2014年:第61頁
2、朱敦源.《中華古詞365首精華今譯 》:東北朝鮮民族教育,1993年:第217頁
乾道七年(1171年)十月,朝廷否決北伐計劃的《平戎策》,調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師北伐的計劃也毀于一旦,詞人感到無比的憂傷。隨后詞人騎驢入川,頗不得志。這首詞是詞人回到越州山陰故鄉(今浙江紹興)時所作。
參考資料:
1、林力,肖劍.《宋詞鑒賞大典 (上、中、下卷) 》:長征出版社,1990年:第974頁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是漁父的生活環境。“家在釣臺西住”,這里借用了嚴光不應漢光武的征召,獨自披羊裘釣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來喻漁父的心情近似嚴光。上片結句說,漁父雖以賣魚為生,但是他遠遠地避開爭利的市場。賣魚還生怕走近城門,當然就更不肯向紅塵深處追逐名利了。以此來表現漁父并不熱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閑、自在。
下片頭三句寫漁父在潮生時出去打魚,在潮平時系纜,在潮落時歸家。生活規律和自然規律相適應,并無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樣沽名釣譽,利令智昏。最后兩句承上片“釣臺”兩句,說嚴光還不免有求名之心,這從他披羊裘垂釣上可看出來。宋人有一首詠嚴光的詩說:“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留得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也是說嚴光雖拒絕光武征召,但還有求名心。陸游因此覺得:“無名”的“漁父”比嚴光還要清高。
這詞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頭三句寫生活,后兩句寫心情,但深淺不同。上片結尾說自己心情近似嚴光,下片結尾卻把嚴光也否定了。文人詞中寫漁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張志和的《漁父》,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漁父詞,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實。
陸游這首詞,論思想內容,可以說在張志和等諸人之上。顯而易見,這詞是諷刺當時那些被名牽利絆的俗人的。讀者不可錯會他的寫作意圖,簡單地認為它是消極的、逃避現實的作品。
陸游另有一首《鵲橋仙》詞:“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也是寫漁父的。它上片所寫的大概是他四十八歲那一年在漢中的軍旅生活。而這首詞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經略中原事業夭折以后,回到山陰故鄉時作的。兩首詞同調、同韻,都是寫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決不是張志和《漁父》那種恬淡、閑適的隱士心情。讀這首詞時,應該注意他這個創作背景和創作心情。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古言了無驗,社公飲舊水。豈其世俗移,難復論常理。里門分內竟,誰記戊與己。詰朝始霡霂,漸作霈然喜。破靴行荒園,沙泥濡足指。蕉扇戴頭歸,聲類釣蓬底。有田谷不登,無田吾何恥。荷鋤蒔蔬者,告謂土潤咫。芙蓉一二開,紅蓼亂紛委。木落樓閣出,風物甚清美。偶茲樽酒具,小醉亦可爾。土木愚頑姿,頹然隱吟幾。天地萬古悠,微躲一稊蟻。區區曷足云,后當知此士。
晚桂。清代。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西風戰陣陣,清籟雜金商。紉蘭既失佩,裂荷早無裳。仙骨經折磨,高韻起抑揚。仰天望蟾闕,一枝列上方。高擷此花者,徐步樂翱翔。何以同此質,瞠焉不可望。無知在草木,有意聽彼蒼。冬榮本我輩,先后何自妨。晚楓愛紅葉,晚菘饒秋光。嗟哉澗底樹,金粟綴郎當。遲遲非本意,羞與眾草芳。月中能寄語,乞為謝吳剛。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