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懶妝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窮清影在,日長春去畫簾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宋代。吳文英。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懶妝斜立澹春姿。月落溪窮清影在,日長春去畫簾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冰骨”兩句,繪出屏中梅樹之貌。兩句脫胎于成語“冰清玉潔”,贊梅樹之格調高雅。“木蘭”,即木蘭舟的省稱。此言自己在觀賞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氣質。“懶妝”一句,以梅擬人,寫出梅枝的神韻。此句也是從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句中化出,贊屏中梅枝活似佳人之天生麗質,雖懶于梳妝打扮,然淡然而立,盡占春色,不愧為“東風第一枝”之稱。此亦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贊梅枝也。
“月落”兩句,緊扣上片結句而生發開去。林逋《山園小梅》有“暗香浮動月黃昏”句,詞人另辟蹊徑,寫自己對月落后溪邊梅枝的感受:月兒雖然已沉沒在小溪的盡頭,梅枝的倩影卻能長留在溪畔。此非影留,實是詞人感情所系也。接著詞人轉而寫實,言日長天久春天也會過盡,然而繪有“東風第一枝”的梅屏,卻長留在舟中。“五湖”句,既點出“舟”字,也復贊梅屏。“五湖”,即太湖。西施曾從范蠡游五湖,此言李中齋小舟載著的梅屏,在千頃太湖的水色掩映下如西子之暢游五湖般的更顯婀娜多姿。全詞緊扣“舟中梅屏”,擬人狀物反復詠嘆,形神皆備,根本沒有“用事下語太晦,人不可曉”(沈義父《樂府指迷》)之病。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題洞霄宮。宋代。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便燒沈水禮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落日斷霞催去緊,掉巾只等白鴉回。
詞變 長相思 其十九 變回本調。。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寄無可禪師。清代。屈大均。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長得慰相思。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鷓鴣天 佳人。兩漢。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