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戀巴江好,無辭瘴霧蒸。
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
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
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北禽。唐代。李商隱。 為戀巴江好,無辭瘴霧蒸。縱能朝杜宇,可得值蒼鷹。石小虛填海,蘆铦未破矰。知來有乾鵲,何不向雕陵。
溫暖的巴江是這樣的美麗迷人,我在身旁不懼四季風霜豈怕嵐煙瘴霧薰蒸。
即使我能實現美好的愿望,去朝拜蜀帝杜字,又怎么愿意逢著兇猛的蒼鷹?
精衛不停地投擲小石,妄想把大海填平,大雁含著尖銳的蘆葦也難逃弓箭的傷損。
我正向那知來不知往的乾鵲,為什么不脫身遠遁由南向北飛到雕陵?
北禽:北來的飛鳥。
瘴:瘴氣,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
朝:朝拜。杜宇:即杜鵑鳥,傳說杜宇本是古蜀國的國君,失國而死,化為杜鵑。
蒼鷹:性兇惡的猛禽,搏殺小鳥為食。此處代指嚴酷兇惡的人。
填海:指炎帝之女,因游東海淹死,化為精衛,經常銜西山木一石去填東海之事。后常以“精衛填海”喻人意志堅定不移。
铦(xiān):鋒利。矰(zēng):一種用絲繩系住以便于射飛鳥的短箭。
乾鵲:傳說中筑巢只取樹梢枝而不取墮地桂的鵲。此處意指奮力進取,不甘屈居人下的人。
雕陵:地名?!肚f子》載莊周在雕陵一帶游賞,曾目睹一異鵲自南方來。
參考資料:
1、顧之京.李商隱詩歌精選: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37-38
2、李旭升.巴中詩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80
3、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14-16
鳴櫓詩人于大中五年隨東川節度使柳仲邪至成都,見聞蜀中除跟吐蕃和黨項之間的民族糾紛外,還爆發了蓬果二州的農民起義,知道這里并不是王道樂土。無論到何地任職,他都會充滿了一種憂讒畏譏的心理;但讒雖可憂,卻不可避;譏雖可畏,卻也難防,這么一來,詩人竟是連明說的勇氣都沒有了。這首詩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參考資料:
1、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14-16
2、鄧中龍.李商隱詩譯注·第3卷:岳麓書社,2000:1337-1338
《北禽》這一詩題,是動物的擬人化,實際就是自己的身世寫照。
詩的前四句說自己不畏南方之氤氳瘴氣而來到東蜀柳幕任職,雖能見知于主人,卻無奈困于小人的讒口,備受嫉恨與排斥。詩人覺得自己像銜石填海的精衛鳥和銜蘆遠飛的孤雁,小石終不可能填平大海,而孤雁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一切不可預知的襲擊。這正是詩人在梓州柳幕遭際艱危的寫照。詩人懷抱理想不辭辛勞自北南下,能得一枝之棲已屬難得,然小心力勞,不但理想抱負依然落空,競連生存本身亦重重困阻且時有隱憂。因此詩末興起遠離避禍之想,以反詰句自問:像乾鵲一樣有“知來”之智,為何不飛向雕陵以遠害呢?這是企盼之詞,飽含著詩人難言的苦衷,內心焦慮而痛苦、自怨自艾而又無力自拔之意躍然紙上。然而就像填海失敗、避獵未成的精衛鳥和秋雁,雖然弱小,卻有著填平大海的愿望和沖破強敵艚繳的斗志,詩人懷抱理想、風節耿耿,非但沒有表現萎靡猥瑣的姿態,反而洋溢著堅忍不屈的精神,盡管他最后遭到偃蹇的命運,卻以其卓具雄心、英姿勃勃的形象而能引起人們的贊美和同情。
全詩比喻巧妙,用典貼切,即鳥即人,物我一體,正如紀昀所贊:“字字比附,妙不黏滯?!睘樵佄镏炎鳌?/p>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觀懷素草書歌。唐代。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亂拏亂抹無規矩。羅剎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勢崩騰兮不可止,天機暗轉鋒铓里。閃電光邊霹靂飛,古柏身中dg龍死。駭人心兮目眓瞁,頓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場大戰后,斷槍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掛鐵錫。月兔筆,天灶墨,斜鑿黃金側銼玉,珊瑚枝長大束束。天馬驕獰不可勒,東卻西,南又北,倒又起,斷復續。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秦王肩上bf著棗木槊。懷素師,懷素師,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靈。固宜須冷笑逸少,爭得不心醉伯英。天臺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崢嶸?;蚣毼?,仙衣半拆金線垂?;蝈?,桃花半紅公子醉。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常恨與師不相識,一見此書空嘆息。伊昔張渭任華葉季良,數子贈歌豈虛飾,所不足者渾未曾道著其神力。石橋被燒燒,良玉土不蝕,錐畫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爭得測,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
圣哲符休運,伊皋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
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
馴擾將無懼,翻飛幸莫猜。甘從上苑里,飲啄自裴回。
越裳獻白翟(一作丁仙芝詩)。唐代。孫昌胤。 圣哲符休運,伊皋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馴擾將無懼,翻飛幸莫猜。甘從上苑里,飲啄自裴回。
夜飛鵲。近現代。陳匪石。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云。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居近宋廛庭宇,瓜果記當年,詩夢閑溫。重認蛾眉蟬鬢,花期月夜,紅淚殷勤。素紈半蝕,換宮聲、待返秋魂。但寒山無語,南枝自繞,特地傷神。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
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
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唐代。郭澹。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