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
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趙令畤。 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春風最先試著讓梅花吐出嫩嫩的花蕊?;ㄆ恐械拿坊ㄗ松利悾漤嵱南?,伴隨著它的是明沙凈水。它不卑不亢,從容自如,不能被其他花兒理解,應當與月亮約定日期來作伴。
它的香氣清幽淡雅,傳得很遠,總是先在女子們的釵頭上出現。大雪過后。梅花被王母宴請到瑤池,這是人世間報春的第一枝花。
試手:嘗試身手。
頩(pīng)姿:美麗的姿色。頩,面目光澤艷美。
明沙水:明凈的沙水。
端須:只該。
期:約定之時。
釵(chāi)頭:婦女的頭飾,多為金玉器。
燕:通“宴”,宴會。這里指舉辦宴會。
瑤池:神話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有玉樓十二層。
參考資料:
1、蕭楓.《唐詩宋詞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480
2、王煒.《宋詞·上卷》.沈陽:沈陽出版社,2001:194
3、王靜.《宋詞》.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73
4、陶爾夫.《宋詞今譯》.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164
5、關永禮,何松子.《白話宋詞精華》.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6:117
6、姜斌.《月籠輕霧》.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53
7、快樂考生編輯部.《高考倒計時講練測·語文》.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65
8、《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委會.《新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植梅的繁盛時期,詠梅的作品也很多。趙令疇的這首《菩薩蠻》同樣是借梅花以寓性情,寄托深遠,非徒然詠梅。詞人性情中的那份孤傲與傲雪的梅花極為相近,于是便借梅花表達自己的心境。
參考資料:
1、程艷杰,靳艷萍.《宋詞三百首:精讀·故事(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324
詞的起句奇絕。春風吹綻百花,這是很普通的比喻修辭,把春風之吹拂說成春風之手的撫摸,這也是很常見的擬人修辭,但是此詞作者把這兩者融合,再加入了他獨有的體會之后,一句“春風試手先梅蕊”就顯得異常新穎了?!霸囀帧倍址路鹗钦f春風吹綻百花的這門“技藝”需要先操練一下,而操練的結果則是使梅花先于百花開出了花蕊。冬去春來,春風自然要啟開冰封的萬物,但它卻獨鐘情于梅花,暗含著對梅花的贊頌?!邦Z姿冷艷明沙水”一句以外在寫內質?!皾}姿”是寫梅花美麗的姿容,“冷艷”寫花色,這都是暗指它清高幽獨的氣質。“明沙水”是它生長的環境,這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環境,正是為了凸顯梅花的高潔。
三、四句以梅花與百花對比。陸游《卜算子·詠梅》曾寫梅花“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主動地不與百花爭艷卻遭來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寫得極為美麗又清高孤絕。而此詞的作者卻說“不受眾芳知”,梅花孤高的氣勢削減了,仿佛還有了一絲落魄的哀傷。然而這只是鋪墊,是作者刻意地壓抑感情,接著”端須”一句就開始高揚——梅花之清高孤絕唯有月亮能與之相配。這感情和氣勢已絲毫不讓陸游之詞。這種先抑后揚的寫法,使全詞結構顯得很精致。
下闋開始寫梅花與人的互動?!扒逑汩e自遠”句寫梅花的幽香,已暗含著聞到花香的人。正因為花香清雅而幽遠,因此女子紛紛把梅花裝飾在頭發上,一個“先”字再次強調了它與“眾芳”的區別?!把┖笱喱幊亍币痪湎胂蠊妍悾幊匾炎愿哌h華美,更加“雪后”修飾,一種幽冷清空的氣氛更加強烈。而梅花因其高潔的品格和氣質,被邀請到這樣的地方赴宴,又榮列人間眾芳之首,這是何等的榮耀。這一想象的目的還是從另一個角度贊美梅花與眾不同的氣質和“仙姿”。
整首詞始終圍繞梅花來寫。無論是比喻、擬人還是想象,目的都是為了贊譽梅花的各種品格。趙令疇因與蘇軾交好而入黨籍,一生仕途坎坷,此詞雖表面上只是寫梅花的品格.但未嘗不是以梅花自喻,寄托作者深沉的感情。
舟中讀書。清代。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銳力辟志猛,強識得天欠。饞夫胃脾弱,嘔噦負咀啖。齒牙寧不饕,胸腹卒難饜。精氣因迷謬,智慧墜昏墊。終歲無逸獲,手眼役頗厭。去之日悠悠,此身殊泛泛。吾師新安叟,相啖獨醇釅。坐我艨艟舟,目送覓觴濫。久別俟新異,再見或播摲。詎謂歲月改,憂虞計罌甔。阘?成坐廢,謀食類愚暗。學道我所欲,救死恐莫贍。寒餓疾已痼,日待斗石砭。及茲春靃靡,而乃掛江帆。得朋丐資斧,欲吐口喁噞。所識半窮乏,不免詫鬼瞰。世路未可測,光景詎能纜。執理不勝欲,倏忽營兩念。納睛入胸膈,反目自鞫勘??蓱z文字腹,呀然告虛歉。饑腸時一鳴,苦心倏藏斂。以茲焚臟府,奚待灶木?。所嗟肝與膽,雪亮一古劍。本無機械巧,不畏穿窬舚。對書識彌曠,當仁意稍僣。浩然敵外鑠,自得足隱驗。灘渦移舊痕,岸樹坼新艷。及時彼誠能,流矚我亦暫。觀物拾奇悟,識字增默懺。纖夫曳舟上,去波有余憾。行當悃圖史,朗誦越天塹。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返照。明代。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圣哲符休運,伊皋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
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
馴擾將無懼,翻飛幸莫猜。甘從上苑里,飲啄自裴回。
越裳獻白翟(一作丁仙芝詩)。唐代。孫昌胤。 圣哲符休運,伊皋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馴擾將無懼,翻飛幸莫猜。甘從上苑里,飲啄自裴回。
寄遠曲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