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已空塵。薰風祝攥舞低鸞翅,絳籠蜜炬,綠映龍盆。窈窕繡窗人睡起,臨砌脈無言。慵整墮鬟,怨時遲暮,可憐憔悴,啼雨黃昏。
輕橈移花市,秋娘渡、飛浪濺濕行裙。二十四橋南北,羅薦香分。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終待鳳池歸去,催詠紅翻。
風流子·黃鐘商芍藥。宋代。吳文英。 金谷已空塵。薰風祝攥舞低鸞翅,絳籠蜜炬,綠映龍盆。窈窕繡窗人睡起,臨砌脈無言。慵整墮鬟,怨時遲暮,可憐憔悴,啼雨黃昏。輕橈移花市,秋娘渡、飛浪濺濕行裙。二十四橋南北,羅薦香分。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終待鳳池歸去,催詠紅翻。
“風流子”,本唐教坊曲名。《揮塵錄》:“周美成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為《風流子》以寄意。”雙調,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二句,五平韻;下片十句,四平韻。
“金谷”兩句。“金谷”,即金谷園,為晉石崇所筑,其址在河南洛陽西北,內多植有芍藥。此言金谷園中雖然已是找不到芍藥的蹤跡,但芍藥花早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來了。所以每當初夏南風熏人之時,芍藥花就會從春夢中蘇醒一一含苞綻放。“國色”,本指牡丹,因為芍藥花也與牡丹花相似,故兼稱之。“半欹”四句,狀花。此言芍藥的花色有白有紅,品種繁多,在其花盛開之時,簡直可以引來鳳凰至前展翅而舞,同慶吉祥。因為芍藥、牡丹,同為花中之富貴者,而鳳凰又是百鳥之王,所以詞人聯想到花、鳥雙至共現的吉利彩頭。又言芍藥花紅色的花瓣內能分泌出芬芳的蜜汁,綠葉扶疏襯映艷花,顯得越發精神。它種植在繪有蟠龍圖形的花盆里供人觀賞,顯得富貴而又大方。“窈窕”兩句。此言美人兒在閨房中睡醒起來,踱到階前,面對庭院中盛開的芍藥花,也會被它的美麗驚呆而脈脈無言。“慵整”四句。言這位佳人自愧人不如花之嬌艷,就索興懶于梳妝打扮,任由睡后零亂的長發斜披一邊,并且引動她進一步自傷:如果青春一旦過去,容顏將會更加憔悴。想著想著,不由得悲從心起,淚珠兒也像暮雨一樣紛紛落下。上六句也含有以人擬花之意。上片多方設喻作譬,盛贊芍藥花的美。
“輕橈”兩句,閑補一筆繪出南宋時的一幅風俗畫。“秋娘渡”,為渡口名,蔣捷《一剪梅》詞:“秋娘渡與秦娘橋”句可證之。這里泛指所經過的渡口。此言賣花女子用小舟載著芍藥花向花市駛去,途經渡口,與渡船相遇,激起來的浪花打濕了賣花女的羅裙。“二十四橋”兩句。“二十四橋”,在揚州城中,而揚州在當時以盛產芍藥著名于世。宋王觀《揚州芍藥譜》云:“揚之芍藥甲天下。”并且當時的二十四橋周圍遍種芍藥,所以姜夔《揚州慢》詞有:“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紅藥”,即芍藥,可作為明證。“羅”,可釋為周圍。此是詞人從眼前之花想到它的盛產之地。此言詞人想起揚州二十四橋的周圍,一定仍是遍植芍藥,如今也有香氣充斥橋的兩岸了。“念碎劈”四句。此言他想到眼前盛開的芍藥花,它終有凋零散亂之日。在考慮再三之下,他偷偷地剪下美麗的重瓣芍藥花,去贈給一位佳人。贈白芍藥花用以勉勵其如白芍藥之玉潔冰心;重瓣者,喻己之相思重重也。“終將”兩句。“鳳池”,即鳳凰池,舊時中書省的所在地。此喻為作官。然詞人布衣一生,終無“鳳池”之望也。此處是說:遙想今后當我功成名就之時,我就會衣錦榮歸留居是地,那末就可以在芍藥花旁吟詠自娛,直到花瓣紛落之時才罷休。下片由花及人,詞人愛花之心歷歷可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望月遣懷二首 其二。近現代。葉云峰。 一簾涼月一曲歌,響遏行云俗慮磨。料得吳門佳子弟,豪情勝慨此時多。
禁林春望 其一。明代。李孫宸。 禁城開曉望,曙色亂晴陰。柳暗春藏陌,花明暖到林。條風翻戲蝶,淑景動鳴禽。最是宸游地,春來雨露深。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破塵出經作佛事,不作實與非實想。又以無邊法界空,納在佛身一毛孔。須彌鐵圍及大海,一一包容無迫隘。一毛既爾馀悉然,導師方便亦如是。念念普遍諸毛孔,念念克證金剛慧。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滿足普賢愿。而不生於戲論心,亦不住於深境界。如夢如幻如水月,如優曇華出世間。如是常轉大經卷,了無能轉所轉者。三世諸佛諸菩薩,聲聞獨覺及天人。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力。我今復與諸佛子,各生殊勝難愚心。還攝此經一歸塵,安住毗盧法寶藏。
會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過曹鈞隱居。唐代。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