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國凄迷,麹瀾澄映,怨入粉煙藍霧。香籠麝水,膩漲紅波,一鏡萬妝爭妒。湘女歸魂,佩環玉冷無聲,凝情誰訴。又江空月墮,凌波塵起,彩鴛愁舞。還暗憶、鈿合蘭橈,絲牽瓊腕,見的更憐心苦。玲瓏翠屋,輕薄冰綃,穩稱錦云留住。生怕哀蟬,暗驚秋被紅衰,啼珠零露。能原注去聲西風老盡,羞趁東風嫁與。
過秦樓·黃鐘商芙蓉。宋代。吳文英。 藻國凄迷,麹瀾澄映,怨入粉煙藍霧。香籠麝水,膩漲紅波,一鏡萬妝爭妒。湘女歸魂,佩環玉冷無聲,凝情誰訴。又江空月墮,凌波塵起,彩鴛愁舞。還暗憶、鈿合蘭橈,絲牽瓊腕,見的更憐心苦。玲瓏翠屋,輕薄冰綃,穩稱錦云留住。生怕哀蟬,暗驚秋被紅衰,啼珠零露。能原注去聲西風老盡,羞趁東風嫁與。
“過秦樓”,《詞譜》:“調見《樂府雅詞》李甲作,其詞中有‘曾過秦樓’句,取以為名。”雙調,一百十一字。前片十二句,四仄韻;后片十一句,四仄韻。
“芙蓉”,荷花的別稱。
“藻國”三句,述荷葉的神韻。“藻國”,荷生水中,故云藻國。“曲”,酒曲也。發酵時酒曲呈黃綠色。這里借喻葉色。此言田田荷葉覆蓋水面,迷迷蒙蒙無際無涯。黃綠色的荷葉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使水葉一色,渾然難分。清晨遠望水面荷葉,好象包裹在又白又藍的煙霧之中。“香籠”三句,述荷花的色、香、形。“膩漲紅波”。一句脫胎于杜牧《阿房宮賦》中:“渭流漲膩,棄脂水也”。此言荷花的香氣似麝香般的散溢四周,紅艷艷的花色把水波也染成了胭脂紅,水面平靜如鏡,荷花亭亭玉立在水中,恰似臨鏡梳洗的絕色佳人,高潔典雅,人見人愛。然而因自愧不如,就會愛極生妒也。“湘女”三句。“湘”,湖南省的簡稱,湖南又稱芙蓉國。故以湘女借代荷花。毛澤東有“芙蓉國里盡朝暉”詩句,可參照之。此言荷花又好像湘水女神從水上飄然而來,她身上的飾物(即荷的莖、葉、蓮蓬等物)雖多,卻只見其形動而不聞其聲起。她專注獨立水面的神態,又好像要向什么人傾訴心曲一樣。“愬”,通訴,即告訴、傾訴。“又江空”三句,敘夜色中的荷花。言靜夜中月兒西墜,水面更顯空曠。朦朧中玉立在水面上的荷花化作了凌波去來的仙女,又好像一對對翩翩起舞的五彩鴛鴦。上片將荷的葉、花、莖、色、香、形一一描述,給人以完整的印象。
“還暗憶”三句,承上述蓮蓬、蓮子。“菂”,即是蓮子。一“憶”字,領起下片。詞人回憶以前有一次曾蕩槳在荷淀中,鈿合般的蓮蓬可以用船槳勾到,同船的佳人用玉臂采下了鮮嫩的蓮蓬,荷梗的莖絲欲斷還連。蓮子芯極苦,由“苦”味,聯想到荷的孤芳清高的氣質,更使人憐惜不已。“玲瓏”三句,續寫蓮蓬及藕根。言翠綠色的蓮蓬外形玲瓏透剔,里面就像座座小屋居住著顆顆蓮子。切成冰綃般薄的藕片,連著纏綿不絕的藕絲。似乎這藕絲能將這一片鮮艷美麗的荷淀永遠拴住。詞人以其豐富的想象力,賦于無知的荷花以通靈的人性,故有此深厚的感情也。“生怕”三句,替荷花的身后設想。一“怕”字,直管到底,明設想之意。詞人說:我恐怕到那殘蟬哀鳴的深秋降臨之時,水中的荷花將變得凋零不堪,惟見枯葉殘梗上流淌著淚珠似的露珠,老景凄涼啊!“能西風”兩句作結,以景寓意。末句“羞趁東風嫁與”,反用李賀詩“嫁與東風不須媒”句意。言荷花寧可遭受西風的摧殘,凋零衰敗,也不愿意伴著春風去與百花爭妍斗艷。這里詞人以花設喻,盛贊那些孤芳自重,卻不愿隨波逐流去獻媚權貴的文人。全詞緊扣題目,從各個方面為讀者描述了荷的整體形態及其清高氣質,給讀者無窮回味。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破塵出經作佛事,不作實與非實想。又以無邊法界空,納在佛身一毛孔。須彌鐵圍及大海,一一包容無迫隘。一毛既爾馀悉然,導師方便亦如是。念念普遍諸毛孔,念念克證金剛慧。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滿足普賢愿。而不生於戲論心,亦不住於深境界。如夢如幻如水月,如優曇華出世間。如是常轉大經卷,了無能轉所轉者。三世諸佛諸菩薩,聲聞獨覺及天人。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力。我今復與諸佛子,各生殊勝難愚心。還攝此經一歸塵,安住毗盧法寶藏。
春日雜詠二首 其一。明代。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黎城至潞城作。清代。申颋。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夙愛巖谷奇,今喜道路坦。高吟興悠然,委轡任山蹇。原野遍氤氳,旭日遙峰展。空濛隔疏雨,眾壑殊晦顯。山鳥高下鳴,倏見晴光滿。雨氣蒸為霞,赤焰橫絕巘。恨無良友俱,妙賞誰余道。
題謝孝子。清代。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