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靨金裳。映繡屏認得,舊日蕭娘。翠微高處,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陽。避春祗怕春不遠,望幽徑、偷理秋妝。殢醉鄉。寸心似翦,飄蕩愁觴。
潮腮笑入清霜。斗萬花樣巧,深染蜂黃。露痕千點,自憐舊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聲不到東籬畔,滿城但、風雨凄涼。最斷腸。夜深怨蝶飛狂。
惜黃花慢·菊。宋代。吳文英。 粉靨金裳。映繡屏認得,舊日蕭娘。翠微高處,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陽。避春祗怕春不遠,望幽徑、偷理秋妝。殢醉鄉。寸心似翦,飄蕩愁觴。潮腮笑入清霜。斗萬花樣巧,深染蜂黃。露痕千點,自憐舊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聲不到東籬畔,滿城但、風雨凄涼。最斷腸。夜深怨蝶飛狂。
《惜黃花慢》,詞牌名,雙調,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韻,下片十一句六平韻。
“粉靨”三句,以人擬菊。“蕭娘”是唐宋人對女子的泛稱。元稹詩:“揄挪陶令緣求酒,結托蕭娘只在詩。”楊巨源《崔娘》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等句,皆是此意。此言菊花粉紅色的花蕊恰如佳人臉頰上的酒渦;菊的花瓣又似美人身上金黃色的衣裙。盛開的菊花與女郎繡架上刺繡的花樣是非常相似。“翠微”四句。言一年之中最迷人的是重陽佳節。詞人說:那時我與友人同登高山,采下鮮艷的菊花,互相斜插在帽下發間,應景助興。“避春”兩句是說:菊花原想避開繁花似錦的春天,所以等到秋季才一枝獨秀而盛開的;然而偏是天生麗質,在秋天開得千姿百態,與春日的繁花斗艷不差毫厘,甚至我在山間小徑漫步時,也可以發現路兩旁也悄悄地盛放著黃花。“殢醉鄉”三句是說:眼前菊花雖美,卻依然難解我心中的愁思,所以舉杯銷愁惟有杜康。但“舉杯銷愁愁更愁”,我潦倒醉鄉仍是心似刀絞,那無窮的愁思,剪不斷,理還亂。上片重在寫菊之形神,兼述自己的心情。
“潮腮”三句,言菊的花瓣沾著清霜好像人濕潤的笑靨。深黃色的菊花,雖是同一個名字,但品種繁多,擁有一花競開,百品爭艷之勢。“露痕”四句。言詞人清晨漫步菊叢,見菊花上露珠點點,更使人百看不厭。詞人且捧起清泉灌澆黃菊,菊花也“投桃報李”發出陣陣幽香浸人肺腑。“雁聲”四句,點出詞人憂愁的原因,與上片結句遙向呼應。言詞人雖能在田園中栽菊自娛,但最可恨的是遠方親人并無片字只語傳來音信。而且城中又開始風雨交加,深夜里詞人憂思難眠,擔心園中的菊叢是不是會被這一夜風雨吹打得枝斷、葉落、花零亂。下片強調好景不常。全詞系詠本調。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移居(二首)。明代。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揮毫隔竹蕭蕭雨,洗墨臨池澹澹煙。熟讀《離騷》還痛飲,頹然猶藉古人眠。
掬水月在手。宋代。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題廬陵王子嘉古城讀書處。。蒲庵禪師。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先生山澤列仙臞,篋無黃金家有書。燈火辛勤三十載,添得秋霜生鬢須。清晨起待檐光白,暮讀陳編眼如月。堅心自下董生帷,兀坐忘穿管寧榻。平生學邁師古人,不負堂堂八尺身。多病豈堪金帶系,歸來獨釣碧溪春。富貴浮云我何有,不如相遇一杯酒。古城山色年年青,春風多種門前柳。
題蔣億極目樓。宋代。洪邁。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山圍風景無余地,戶接星河不盡天。閩嶺百重通北路,楚江千里系東船。客星先自留連在,慚愧郎官葉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