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貴自然,“詠物以托物寄興為上”(清·薛雪《一瓢詩話》),托物寄興亦以自然為絕妙,自然天成是詠物詩的至境。丘浚作詩主張自然成文,反對用奇語異辭,認為“眼前景物口頭語,便是詩家絕妙辭”(《答友人論詩》)。所以,他的詩大都寫得自然清新,頗多天機自動天籟自鳴機趣。他的詠物詩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頭語”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無意之間托物寄興,借景言情,似無寄托而寄托遙深,更是精彩絕妙,不同凡響。
這首詩作意與作者的《詠荔枝》詩同一機杼,正確理解全詩旨意的關鍵,也在于對“可憐”一句內涵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此句與“可憐生處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樣,“可憐”在這里也該作可愛解。意思是說不到重陽,海南菊花就開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愛之處,就在于不屑為應時而開供人觀賞。這樣理解,才契合實際情況與詩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兒四季開放,不受節侯限制。詩人對此深有體會,稱譽海南島是四季春香的花島,說:“海島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風”,處處“春光曉色四時同”(《花島春香》)。菊花反季節開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島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實寫照。詩人通過對海南菊花反季節開放的動人景象的深情贊頌,熱情謳歌了海南人民不趨時不媚俗的高潔品格和高貴情操。
詠物詩妙在神與物游,情與景諧,在不離不即之間使形似與神似渾然天成完美結合。丘浚的《詠菊》詩就是這樣的杰作。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學家、史學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號深庵、玉峰、別號海山老人,瓊州瓊臺(今屬海南)人。景泰五年進士,歷官經筵講官、侍講、侍講學士、翰林學士、國子臨祭酒、禮部侍郎、尚書、纂修《憲宗實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丘浚學問淵博,熟悉當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覽不輟,研究領域涉政治、經濟、文學、醫學等,著述甚豐,同海瑞合稱為“海南雙壁”。 ...
丘浚。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學家、史學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號深庵、玉峰、別號海山老人,瓊州瓊臺(今屬海南)人。景泰五年進士,歷官經筵講官、侍講、侍講學士、翰林學士、國子臨祭酒、禮部侍郎、尚書、纂修《憲宗實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丘浚學問淵博,熟悉當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覽不輟,研究領域涉政治、經濟、文學、醫學等,著述甚豐,同海瑞合稱為“海南雙壁”。
初到梅花莊口占寄諸法侶 其二。明代。釋今但。 煙嵐重疊數峰紆,阡陌相連百畝馀。陌外溪流鐵橋水,尋常策杖意多舒。
慶春澤 浴南溫湯。近現代。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人間尚有鴛鴦病,看雙攜過浴,搖蕩春星。助憶黃山仙湯,桃嶺渟泓,出山何事心消冷,怕橫流,卷盡孤馨。換幘臨風,自縱長謠,自濯長纓。
山居七詠題畫送周伯陽 其五 九曲山。明代。張羽。 竹林路陰陰,尋幽不覺深。不比羊腸坂,空傷行客心。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