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guān)無僮仆,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yīng)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尋西山隱者不遇。唐代。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guān)無僮仆,窺室唯案幾。若非巾柴車,應(yīng)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高高的山頂上有一座茅屋,從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輕扣柴門竟無童仆回問聲,窺看室內(nèi)只有桌案和茶幾。
主人不是駕著巾柴車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釣魚。
錯過了時機不能與他見面,空負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蔥綠,晚風將松濤聲送進窗戶里。
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興,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蕩滌。
我雖然還沒有和主人交談,卻已經(jīng)領(lǐng)悟到清凈的道理。
玩到興盡就滿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這位隱者相聚。
茅茨:茅屋。
扣關(guān):敲門。僮仆:指書童。
唯案幾:只有桌椅茶幾,表明居室簡陋。
巾柴車:指乘小車出游。
釣秋水:到秋水潭垂釣。
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里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黽勉:勉力,盡力。仰止:仰望,仰慕。
“草色”二句:這是詩人經(jīng)過觀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寫隱者居所的環(huán)境。
“及茲”二句:及茲,來此。契,愜意。蕩心耳,滌蕩心胸和耳目。一本無此二句。
“雖無”二句:意謂雖沒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卻悟得了修養(yǎng)身心的真理。
興盡:典出《世說新語》晉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
之子:這個人,這里指隱者。一作“夫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到山中專程去尋訪隱者,當然是出于對這位隱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這一定會使訪者產(chǎn)生無限失望、惆悵之情。但卻出人意料之外,這首詩雖寫“不遇”,卻偏偏把隱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現(xiàn)得歷歷在目;卻又借題“不遇”,而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獲,更為心滿意足。正是由于這一立意的新穎,而使這首詩變得有很強的新鮮感。
詩是從所要尋訪的這位隱者的棲身之所寫起的。開首兩句寫隱者獨居于深山絕頂之上的“一茅茨”之中,離山下有“三十里”之遙。這兩句似在敘事,但實際上意在寫這位隱者的遠離塵囂之心,兼寫尋訪者的不憚艱勞、殷勤遠訪之意。“直上”二字,與首句“絕頂”相照應(yīng),點出了山勢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尋訪者攀登之勞。三、四兩句,寫到門不遇,叩關(guān)無僮仆應(yīng)承,窺室只見幾案,杳無人蹤。緊接著下兩句是寫尋訪者停在戶前的踟躕想象之詞: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兒去了呢?若不是乘著柴車出游,必是臨淵垂釣去了吧?乘柴車出游,到水邊垂釣,正是一般隱逸之士閑適雅趣的生活。這里不是正面去寫,而是借尋訪者的推斷寫出,比直接對隱者的生活做鋪排描寫反覺靈活有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遠路相尋,差池不見,空負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沒有。但詩寫至此,卻突然宕了開去,“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由訪人而變成問景,由失望而變得滿足,由景仰隱者,而變得自己來領(lǐng)略隱者的情趣和生活,誰也不能說作者這次跋涉是入寶山而空返。“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結(jié)句暗用了著名的晉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說新語·任誕篇》,記王子猷居山陰,逢雪夜,忽憶起隱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時登舟往訪,經(jīng)夜始至,及至門口又即便返回,人問其故,王子猷回答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詩人采用了這一典故,來自抒曠懷。訪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滿足自己的佳趣雅興。讀詩至此,讀者似乎遇到了一位絕不亞于隱者的高士。詩人訪隱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讀者由詩人的未遇中,卻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懷曠達,習靜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一點。
丘為,蘇州嘉興人。事繼母孝,常有靈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給俸祿之半以終身。年八十馀,母尚無恙。及居憂,觀察使韓滉以致仕官給祿,所以惠養(yǎng)老臣,不可在喪而異,惟罷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與劉長卿善,其赴上都也,長卿有詩送之,亦與王維為友。詩十三首。 ...
丘為。 丘為,蘇州嘉興人。事繼母孝,常有靈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給俸祿之半以終身。年八十馀,母尚無恙。及居憂,觀察使韓滉以致仕官給祿,所以惠養(yǎng)老臣,不可在喪而異,惟罷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與劉長卿善,其赴上都也,長卿有詩送之,亦與王維為友。詩十三首。
無題五首 其一。。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fā)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宋代。梅堯臣。 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圣哲符休運,伊皋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
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
馴擾將無懼,翻飛幸莫猜。甘從上苑里,飲啄自裴回。
越裳獻白翟(一作丁仙芝詩)。唐代。孫昌胤。 圣哲符休運,伊皋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馴擾將無懼,翻飛幸莫猜。甘從上苑里,飲啄自裴回。
次韻和韓子華內(nèi)翰於李右丞家移紅薇子種學士。宋代。梅堯臣。 紅薇花樹小扶疏,春種秋芳賞愛余。丞相舊園移帶土,侍臣清署看臨除。薄膚癢不勝輕爪,嫩干生宜近禁廬。此地結(jié)根千萬歲,聯(lián)華榮莫比茅茹。
代柬謝袁兄。宋代。劉宰。 漁樵并舍兩相忘,三徑回看久就荒。只有生平真活計,湖光萬頃接山光。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陳使君招飲粵秀山是日聽詞人歌陳喬生新制曲有懷喬生。唐代。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