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隋宮。唐代。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煬帝為南游江都不顧安全,
九重宮中有誰理會勸諫書函。
春游中全國裁制的綾羅錦緞,
一半作御馬障泥一半作船帆。
張《箋》編此詩于大中十一年(857),時商隱因柳仲郢推薦,任鹽鐵推官,游江東。隋宮:隋煬帝楊廣建造的行宮。《輿地紀勝》:"淮南東路,揚州江都宮,煬帝于江都郡置宮,號江都宮。"《嘉慶一統志》:"江蘇省揚州府古跡:臨江宮在江都縣南二十里,隋大業七年,煬帝升釣臺臨揚子津,大燕百僚,尋建臨江宮于此。顯福宮在甘泉縣東北,隋城外離宮。……江都宮在甘泉縣西七里,故廣陵城內。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煬帝建。……十宮在甘泉縣北五里,隋煬帝建。《寰宇記》:十宮在江都縣北五里,長阜苑內,依林傍澗,高跨岡阜,隨城形置焉。曰歸雁、回流、九里、松林、楓林、大雷、小雷、春草、九華、光汾。"
乘興句:《晉書·輿服志》:"凡車駕親戎,中外戒嚴。"此言不戒嚴,意謂煬帝驕橫無忌,毫無戒備。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宮。省:明察,懂得。諫書函:給皇帝的諫書。
宮錦:供皇家使用的高級錦緞。
障泥:馬韉,墊在馬鞍的下面,兩邊下垂至馬蹬,用來擋泥土。
此詩諷詠隋煬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寫煬帝任興恣游,肆行無忌,且濫殺忠諫之士,遂伏下殺身之禍。次二句取裁錦一事寫其耗費之巨,將一人與舉國、宮錦與障泥和船帆對比,突出煬帝之驕奢淫逸。然而全詩無一議論之語,于風華流美的敘述之中,暗寓深沉之慮,令人鑒古事而思興亡。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送林次崖先生欽州考績二首 其二。明代。盧寧。 極海六年圖臥治,孤忠千結獨成狂。一州民瘼春同煦,萬里君門夜未央。搜輯地輿成國史,隱憂戎馬疏蠻荒。何時宣室來前席,迅策奇勛在袞裳。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海上雜詩 其一。。汪精衛。 朝暉流影入云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將坦蕩托微波。
山中九日。。郭印。 信馬幽尋慣,重陽未及家。清游貪翠巘,素約負黃花。縱目心先折,經秋鬢欲華。因循時節過,底處覓流霞。
夜愁光陰易過學問不進記以絕句。明代。謝復。 炎天過卻復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