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章臺夜思

    章臺夜思朗讀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譯文

    幽怨的琴聲在長夜中回蕩,弦音悲切,似有凄風苦雨繚繞。孤燈下,又聽見楚角聲哀,清冷的殘月徐徐沉下章臺。芳草漸漸枯萎,已到生命盡頭.親人故友,從未來此地。鴻雁已往南飛,家書不能寄回。

    注釋

    章臺:即章華臺,宮名,故址在今陜西長安。在今湖北省監利縣西北。《左傳·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華之臺。”

    瑟:古代弦樂器。多為二十五弦。弦樂器,這里指樂聲。清瑟,即凄清的瑟聲。遙夜:長夜。連下兩句是說,凄清的瑟聲,在長夜發出哀怨的音調;而伴隨這哀怨樂曲的,又是秋夜悲鳴的風雨聲。

    楚角:楚地吹的號角。其聲悲涼。

    下:落下。這句是說,殘月從章臺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芳草: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經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詞,有“又”義。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華已逝。

    殊:竟,尚。

    鄉書:指家書,家信。不可寄:是說無法寄。

    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鳥,秋天從此南來,春天又飛往北方。古時有雁足寄書的傳說,事書《漢書·蘇武傳》。連上兩句是說,我寫的家書,已無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無雁可托。

      這首五言律詩是懷人思鄉之作,大概是寄給越中家屬的。

      首聯借清瑟以寫懷。泠泠二十五弦,每一發聲,恰似凄風苦雨,繞弦雜沓而來。長夜漫漫,枯坐一室的詩人諦聽著這樣凄神寒骨的音樂,怎不倍感哀怨呢?瑟是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其聲悲怨。相傳“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漢書·郊祀志》)。古詩中,瑟是一個常見意象。多與別離之悲相聯系。如錢起《歸雁》“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是說瑟的音樂魅力使雁不勝清怨飛來了。古代別離、行旅、閨怨、邊塞詩中,“瑟”與“雁”這兩個意象,常常連帶著出現。瑟曲中有《歸雁操》,脫胎于湘靈鼓瑟之神話,即湘江女神為表達對死于蒼梧的丈夫——舜的思念而鼓瑟。朱光潛先生說“寫景必顯,寫情必隱”,這兩句托傷情于瑟曲,此為隱;且詩人又用“怨”“哀”二字加以強調、凸顯,使之為全篇定調。

      頷聯以繁筆鋪陳,用“孤燈”“楚角”“殘月”“章臺”等常見意象加以層層渲染,突出“夜思”之苦。上句是寫詩人困守寓所,孤燈獨坐,又聽到蒼涼悲切的“楚角”聲,可以想見其內心該是怎樣的酸楚!守城戍卒的思鄉之曲極易勾起游子的鄉愁。唐詩中,“角”與“雁”這兩個意象亦常連帶出現。如李涉《晚泊潤州聞角》詩云“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連江渚上的大雁都不忍聞此角聲而驚飛,可見其聲之凄惻!一樣的,這一聯竭力不提聽者感受之如何,而徑直以實景烘托——“殘月下章臺”,寫一鉤殘月掛柳梢,那清幽、昏黃的光在地上篩下班駁的影子。詩人望月懷人,多么渴望能與親人故舊團聚啊!殘月未圓,更增幾許凄涼。這一聯對仗工穩,用詞平易而有余味。“章臺”是唐詩之通用意象,原為漢代京城長安街道名,街多柳樹,唐時稱為“章臺柳”,以后章臺成了“柳樹”的代稱。如李商隱《贈柳》:“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沈伯時《樂府指迷》說“煉句下語,最是緊要,如說桃,不可直說破桃,須用‘紅雨’、‘劉郎’等字。如詠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此說未免極端,但也說明隱喻是唐詩語言的一個鮮明特點。

      頸聯點題,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來”。詩人用“芳草已云暮”起興,襯托其守侯之苦。“云暮”,即“遲暮”之意。芳草綠了,又枯了;而故人依然久久未來,可見詩人的失落與悵惘。“芳草”亦是唐詩常見意象,多指代春天,或象征美好的青春等。韋莊詩常用“芳草”喻指美好時光之難永駐。如其《殘花》詩云:“江頭沉醉泥斜暉,卻向花前痛哭歸。惆悵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兩依依。”以碧云、芳草依依襯托美人遲暮,韶華不再。又如《臺城》詩:“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烏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以江草依舊喻指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已”、“殊”兩字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詩人內心望穿秋水而不得的失落。

      尾聯承“故人”一句遞進一層,揭出思鄉之苦。“殊未來”,長期不知“故人”音訊,兇吉未卜,于是他想到了寫家書;可是山長水遠,“鄉書不可寄”,這就更添幾分悲苦。結句以景收綰。“秋雁又南回”,點出時當冷落的清秋節,每每看那結伴南飛的大雁,詩人內心就不禁情潮翻涌,秋思百結。著一“又”字,說明這樣郁郁寡歡的日子,他已過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無可奈何;這就將悲情推到了一個高潮。這兩句意境,與李白的“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一樣,空靈幽邈,含情無際。

      全詩擅用音樂造境,以景象寓情,前兩聯著意蓄勢,曲盡其妙;后兩聯一吐衷腸,酣暢淋漓。俞陛云說此詩之佳處在“前半在神韻悠長,后半在筆勢老健”,實為肯綮之言。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

    韋莊朗讀
    ()

    猜你喜歡

    秦關昔先驅,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凌寥廓。

    ()

    君在南湖住,我同東郭游。陳蕃無下榻,王粲有登樓。

    吟苦詩陶寫,酣沉酒拍浮。德輝天外鳳,機靜水邊鷗。

    ()
    方文雄

    酒醉詩成后,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

    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

    ()

    秀奪三峨挹錦官,主盟寧獨在詞壇。將因倚劍崆峒后,復此投醪渤澥寬。

    飛檻樓臺靈氣結,連營燈火落星寒。式微縱自嗟來暮,卻喜魚磯夢始安。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99久久久久|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热成人精品免费久久|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级成人毛片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久久99免费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一本色综合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牛牛影视|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