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隱。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樹,長久離居;
千里迢迢,你寄來一封慰問的書信。
請別問我這個梁園舊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馬相如。
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雙鯉:指書信。
梁園:梁孝王在梁地大興土木,以睢陽為中心,根據(jù)自然景色,修建了一個很大的花園,稱東苑,也叫菟園,后人稱為梁園。
茂陵:今陜西興平縣東北,以漢武帝陵墓而得名。
該詩是作者于武宗會昌五年(845)秋閑居洛陽時回寄給在長安的舊友令狐绹的一首詩。令狐绹當(dāng)時任右司郎中,所以題稱“寄令狐郎中”。
參考資料:
1、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 2004.04:1148頁
首句“嵩云秦樹久離居”中,嵩、秦指自己所在的洛陽和令狐所在的長安。“嵩云秦樹”化用杜甫《春日憶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云、樹是分居兩地的朋友即目所見之景,也是彼此思念之情的寄托。“嵩云秦樹”更能夠同時喚起對他們相互思念情景的想象,呈現(xiàn)出一副兩位朋友遙望云樹、神馳天外的畫面。
次句“雙鯉迢迢一紙書”是說令狐從遠方寄書問候自己。雙鯉,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這里用作書信的代稱。久別遠隔,兩地思念,正當(dāng)自己閑居多病、秋雨寂寥之際,忽得故交寄書殷勤問候自己,格外感到友誼的溫暖。“迢迢”、“一紙”顯出對方情意的深長和自己接讀來書時油然而生的親切感念之情。
三、四兩句“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加。”轉(zhuǎn)寫自己目前的境況,對來書作答。據(j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曾為梁孝王賓客。梁園是梁孝王的宮苑,此喻指楚幕。作者從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到837年(開成二年),曾三居绹父令狐楚幕,得到令狐楚的知遇;公元837年(開成二年)應(yīng)進士試時又曾得到令狐绹的推薦而登第,此處以“梁園舊賓客”自比。司馬相如晚年“嘗稱病閑居,.既病免,家居茂陵”,作者公元842年(會昌二年)因丁母憂而離秘書省正字之職,幾年來一直閑居。這段期間,他用世心切,常感閑居生活的寂寞無聊,心情悒郁,身弱多病,此以閑居病免的司馬相如自況。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立秋前荷溪。清代。戴亨。 書齋西數(shù)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春燈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思佳客。。顧隨。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云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贈別林宮贊咨伯 其二。明代。區(qū)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zhuǎn),別詞酒間作。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托。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
以臺柑寄漫塘報以詩用韻謝之。宋代。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xué)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