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賦得暮雨送李胄

    賦得暮雨送李胄朗讀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譯文

    楚江籠罩在細細微雨里,建業城正敲響暮鐘之時。

    雨絲繁密船帆顯得沉重,天色錯暗鳥兒飛得遲緩。

    長江流入海門深遠不見,江邊樹木飽含雨滴潤滋。

    送別老朋友我情深無限,沾襟淚水像江面的雨絲。

    注釋

    楚江:長江三峽以下至濡須口一段,古屬楚國,稱楚江。

    海門:長江入海處,在今江蘇省海門市。

    建業:今南京市。

    散絲:細雨,這里喻指流淚。

    浦樹:水邊的樹。

    含滋:濕潤,帶著水汽。

      這是一首送別詩。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與韋應物的關系,似已無考;從此詩看,想必兩人的交誼頗深。詩中的“楚江”、“建業”,是送別之地。長江自三峽以下至濡須口(在今安徽省境內),古屬楚地,所以叫楚江。建業,原名秣陵,三國時吳主孫權遷都于此,改稱建業,舊城在今南京市南。

      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雖是微雨,卻下得密,以致船帆漲飽了,鳥飛緩慢了。首聯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二、三兩聯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境地極為開闊,極為邈遠。末聯寫離愁無限,潸然淚下。全詩一脈貫通,前后呼應,渾然一體。雖是送別,卻重在寫景,全詩緊扣“暮雨”和“送”字著墨。

      首聯“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起句點“雨”,次句點“暮”,直切詩題中的“暮雨”二字。“暮鐘時”,即傍晚時分,當時佛寺中早晚都以鐘鼓報時,所謂“暮鼓晨鐘”。以楚江點“雨”,表明詩人正佇立江邊,這就暗切了題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顯示了雨絲纏身之狀,又描繪了一個細雨籠罩的壓抑場面。這樣,后面的帆重、鳥遲這類現象始可出現。這一聯,淡淡幾筆,便把詩人臨江送別的形象勾勒了出來,同時,為二、三聯畫面的出現,涂上一層灰暗的底色。

      下面詩人繼續描摹江上景色:細雨濕帆,帆濕而重;飛鳥入雨,振翅不速。雖是寫景,但“遲”、“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遠”又著意渲染了一種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詩,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畫面。從景物狀態看,有動,有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帆來鳥去為動,但帆重猶不能進,鳥遲似不振翅,這又顯出相對的靜來;海門、浦樹為靜,但海門似有波濤奔流,浦樹可見水霧繚繞,這又顯出相對的動來。從畫面設置看,帆行江上,鳥飛空中,顯其廣闊;海門深,浦樹遠,顯其邃邈。整個畫面富有立體感,而且無不籠罩在煙雨薄暮之中,無不染上離愁別緒。

      景的設置,總是以情為轉移的,所謂“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吳喬《圍爐詩話》)。詩人總是選取對自己有獨特感受的景物入詩。在這首詩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煙雨,固然是詩人著力渲染的,以求與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來襯托暮雨的景物,也無不寄寓著詩人的匠心,掛牽著詩人的情思。海門是長江的入海處。南京臨江不臨海,離海門有遙遙之距,海門“不見”,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詩?此處并非實指,而是暗示李曹的東去,就視覺范圍而言,即指東邊很遠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詩人極目而視,神縈魂牽。

      然而人去帆遠,暮色蒼蒼,目不能及;但見江岸之樹,棲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無疑這海門、浦樹蘊含著詩人悵惘凄戚的感情。詩中不寫離舟而寫來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是以離帆入詩的,寫出了行人遠去的過程,表達了詩人戀戀不舍的感情。此詩只寫來帆,則暗示離舟已從視線中消失,而詩人仍久留不歸,同時又以來帆的形象來襯托去帆的形象,而對來帆的關注,也就是對去帆的遙念。其間的離情別緒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濕行遲的去鳥,不也是遠去行人的寫照嗎?

      經過鋪寫渲染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樹,連同詩人的情懷,交織起來,形成了濃重的陰沉壓抑的氛圍。置身其間的詩人,情動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腸斷的鐘聲傳入耳鼓,撞擊心弦。此時,詩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淚下,離愁別緒噴涌而出:隨著情感的迸發,尾聯一改含蓄之風,直抒胸臆;又在結句用一個“比”字,把別淚和散絲交融在一起。“散絲”,即雨絲,晉張協《雜詩》有“密雨如散絲”句。這一結,使得情和景“妙合無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齋詩話》),既增強了情的形象性,又進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從結構上說,以“微雨”起,用“散絲”結,前后呼應;全詩四聯,一脈貫通,渾然一體。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韋應物朗讀
    ()

    猜你喜歡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山。

    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

    ()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

    秋風一夕來,木落江水波。相將雁南翔,奈有孤飛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離別多。儻堅歸來心,富貴爾則那。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久久伊人色|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久久免费美女视频|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三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