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婦,
他天天把相會的佳期耽誤。
早知潮水的漲落這么守信,
還不如嫁一個弄潮的丈夫。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樂府《相和歌》曲名。這是一首擬樂府,寫得很有民歌色彩。
瞿塘賈:在長江上游一帶作買賣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賈: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詞。
潮有信:潮水漲落有一定的時間,叫“潮信”。
弄潮兒:潮水漲時戲水的人,或指潮水來時,乘船入江的人。
唐代出現了大量以閨怨為題材的詩作,這些是做主要有兩大內容:一類是思征夫,另一類是怨商人。李益的這首《江南曲》就屬于此類閨怨詩。
這首詩吸取了樂府民歌的長處,語言明白如話,卻又耐人尋味。詩歌以白描的手法敘述了一位商人婦的心聲。詩歌前兩句以平實見長,后兩句則想落天外,出語驚人:“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夫婿無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應當嫁給弄潮之人。“弄潮兒”至少會隨著有信的潮水按時到來,不至于“朝朝誤妾期”啊!這是思婦在萬般無奈中生發出來的奇想?!霸缰倍謱懗鏊脑沟纳铋L,不由得自傷身世,悔不當初。“嫁與弄潮兒”,既是癡語,也是苦語,寫出了思婦怨悵之極的心理狀態,雖然是想入非非,卻是發乎至情。
這首詩運筆自然,但內在的邏輯很嚴密。思婦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進而生發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細膩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內心矛盾。全詩感情真率,具有濃郁的民歌氣息。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再和三篇 其二。宋代。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擪押工夫世少知。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和蔡君謨閣前紫柏。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誓千霜。云干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育質從新甫,標名壓豫章。三休依寶構,一溉引天潢。瑞露通晨浥,靈風繞夜翔。蠹蟫驚閣熏,啼狖憶巖光。地惠覃行葦,人情樂樹楊。保無禽鹿踐,知免斧斤傷。遠勢興毫末,孤標出眾芳。寒葭寧可倚,幽草固難藏。庭鶴宜留側,臺烏莫近傍。未經鸞隱葉,不使麝居香。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陽。故情存澗壑,生意屬池隍。晝景斜臨石,禪機俯映堂。頌傳商廟桷,材入漢家梁。此世隆三代,何時構九房。瑰姿天所產,工度未應忘。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