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
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云煙疊。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閑說?
念奴嬌·鳳凰山下。明代。張紅橋。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云煙疊。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閑說?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別的三疊陽關曲還未唱完,城上啼鳥已經催人離別。一縷相思之情兩行凄清的淚水,把衾被浸透冰冷如鐵。再不要問今后相會之事,離別的杯前早巳愁苦至絕。
曾記得浴后你給我描屬梳鬢,還記得夢醒后我們手挽手踏碎花間明月。不要再空憶往日豆蔻年華時的舊事了,今后這些美好之事再難辦到。南京桃葉渡口莫愁湖畔,遠樹云重重疊疊。夜闌人靜簾幕空空,當我去剪燈花時,這綿綿相思之情又向誰訴說?
鳳凰山;此指福建同安之大風山。
陽關:即《陽關曲》,因須重復唱三次,故謂三疊。此泛指離別之曲。
啞?。盒稳蔌f啼的聲音。
漬(zi):浸;沾。
描眉:《漢書·張敞傳》載:西漢張敝,夫妻恩愛。妻子梳洗時,敞為其畫眉。后以此形容夫妻恩愛。
懷:揣。
豆蔻:俗名“含胎花”,有香味,象征處子,舊傳宜女子佩帶。
桃葉津、莫愁湖:均南京城名勝,與舊時男女風情傳說有關。
旅邸(di):邸,高級官員的住所。此泛指一般旅舍。
熒熒:形容燈光閃爍的樣子。
參考資料:
1、林霄選編.唐宋元明清名家詞選: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08:第246頁
2、郭彥全編著.歷代詞今譯: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09:第441頁
張紅橋因說“欲得才如李青蓮者事之耳”,于是四方才子紛紛投詩。經過嚴格篩選,最后終于選中了譜署林鴻。從此二人詩詞唱和,感情甚篤。后來林鴻游金陵,行前作《大江東去》留別,于是紅橋就和了這首《念奴嬌》。
參考資料:
1、仉鳳峨選析.歷代女性詩詞曲精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1:第238頁
此詞一片純情,出自肺腑,雖不假雕飾,而感人之力猶強。
詞的上片寫夫妻惜別情景,作者把筆墨的焦距,對準在臨別之夜的焦點上。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鼻皟删潼c明惜別的地點、時間,同時也渲染氣氛,暗寓作者的感受。就地點而言,作者從大處落墨;至于具體的環(huán)境,是在餞別的宴席上,還是在閨房之中夫妻倆就著搖曳的燭光對酌,作者均不作進一步的交待,她更敏感的是對時間飛逝的感覺。她恨那時間的尺度——玉漏,怎么今夜一聲一聲,這么快就要滴完了。因“恨”,故覺時光“易”逝,曲折地寫出良宵苦短之情。
“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三、四句揭示出全詞惜別主題,兩人的心聲尚未盡情傾吐,而城上的烏鴉不停地叫著,仿佛在催人道別?!瓣栮P三疊”,揭出惜別主題;“棲烏催別”,烘托當時環(huán)境,而“催”字與上文“易”字均具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是帶有作者強烈的主觀色彩的感受。這兩句是給“恨”字充實了具體的內容,揭示了此“恨”乃“離恨”。
“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蔽?、六、七句正面寫惜別之苦,手法全用白描,夸張句想法奇特而不悖情理,極具感情力度。情如絲,正寫出了此情不絕如縷之狀,偏于寫實;而兩行清淚浸透千重鐵,則用夸張的筆法,形象地刻畫出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
“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蹦﹥删涫且坏??!爸貋怼本湟堰b想到將來重逢之日,但“尊前”句又跌落到眼前“愁絕”的痛苦現(xiàn)實。在作者看來,夫婿一別,萬念俱灰,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且不說日后重逢時“新婚不如久別”之類的安慰話,就是這眼前的痛苦,已使她柔腸寸斷,無法承受了。
下片換頭承上轉折,追想恩愛之時的幸福與歡樂,與“愁絕”恰成反襯。
“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浴罷描眉”,作者的思緒從痛苦的巔峰折回到朝夕相處時的歡愛“浴罷描眉”,用典而不“隔”,概括了丈夫平日對她的體貼和寵愛;“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寫盡夫妻之間的情意繾綣、興趣相投,使人們仿佛目睹了這對恩愛夫妻穿行在花前月下,攜手并肩,情話綿綿的情景。在一篇愁苦之辭中忽然插入這一段歡快之辭,作者的目的絕不是夸耀或自我陶醉,而恰恰相反,正是為了反襯今日的痛苦。
“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薄岸罐ⅰ笔乔啻汉蛺矍榈南笳鳎奥馈眱勺滞嘎冻鲎髡叩幕倚暮褪?,又以“虛設”兩字回應“漫道”,說盡作者的萬念俱滅。在古代社會里,生為婦女是一大悲哀,淪為妓女是更大的悲哀,身為妓女而又富于才情是最大的悲哀。作者出身青樓,雖然從良,但她仍逃不脫當小妾和受歧視的命運,丈夫一走,她失去了支持她的支柱,而她又不甘心讓自己的人格遭人踐踏,所以,她在與丈夫分別的前夜,感到了人生最大的失望。
“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云煙疊。”桃葉津與莫愁湖指代南京,它們與上文的“鳳凰山”構成遙遠的空間距離,揭示出作者的孤獨。“遠樹云煙疊”,意境迷茫,正與作者此時的心情相吻合。這是作者佇立窗前、翹首遠望之所見,曲折地暗示了作者的心將伴隨在丈夫的身邊。
“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閑說?”詞的最后兩句思緒再次宕開,揣想同丈夫分別后自己孤獨凄涼、苦苦相思的情景。每當夜深人靜,自己對著一盞孤燈和落在簾幕上的影子,相思之苦陣陣襲來,但她竟連一個可以傾吐衷腸的人都沒有,只好在孤獨和寂寞中品嘗人生的苦酒。
這首詞是古代婦女詞作中不可多得的佳構,全詞把千般情、萬般愁巧妙地編織起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福建閩縣人,居紅橋之西,因自號紅橋。聰敏善詩文。豪右爭欲委禽,紅橋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蓮者事之。后歸福清林鴻,鴻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
張紅橋。 福建閩縣人,居紅橋之西,因自號紅橋。聰敏善詩文。豪右爭欲委禽,紅橋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蓮者事之。后歸福清林鴻,鴻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游東林用韻二首 其二。明代。黃廷用。 病馀還覺冶游勞,風景悠然思轉豪。水繞林深山日隱,洞開云凈海天遙。浮生枉試腹中劍,塵世空藏笑里刀。我愿晚陰分石榻,英雄誰復說孫曹。
立秋前荷溪。清代。戴亨。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至牛渚憶魏少英詩。。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栈\望懸石,回斜見危島。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非愿歲物華,徒用風光好。
蝶戀花·將去揚州重至湖上作。。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jié)。一紀重來情緒別。蘆花替我頭如雪。終古雷塘流未歇。杜牧三生,前事憑誰說。后日風帆天畔葉。夢魂應踏揚州月。
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三十一。元代。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