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
叢石何紛糾,赤山復翕赩。
遠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
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
信關胡馬沖,亦距漢邊塞。
豈依河山險,將順休明德。
物壯誠有衰,勢雄良易極。
邐迤忽而盡,泱漭平不息。
之子黃金軀,如何此荒域。
云臺盛多士,待君丹墀側。
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唐代。陳子昂。 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叢石何紛糾,赤山復翕赩。遠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信關胡馬沖,亦距漢邊塞。豈依河山險,將順休明德。物壯誠有衰,勢雄良易極。邐迤忽而盡,泱漭平不息。之子黃金軀,如何此荒域。云臺盛多士,待君丹墀側。
意為:峽口山位于遼闊大漠的南邊,橫跨塞北,是中原和夷狄的分界線。山上亂石雜生,怪石嶙峋,但小山坡上卻蔥蔥郁郁,草木繁茂。起首四句,描寫峽口山的位置、總體面貌。“大漠”二字,寫出了邊地的空曠遼闊,而“橫絕”二字則寫出了峽口山橫亙綿延且雄奇險峻狀,起筆不凡。山上雖然亂石穿空,卻也林木蔥蘢,荒涼景象中亦有一些綠色,讓人眼前一亮。
意為:遠望山形千姿百態(tài),近看全山毫無異色。山勢雄奇險峻,孤峰聳立;山體逶迤綿延,曲折往復。此四句繼續(xù)描繪峽口山的特征,先從遠近兩個角度狀寫山的形狀和顏色,繼而寫山的雄峭及走勢?!按迧尅倍鋵懙脴O有氣勢,為后面評價峽口的險要做好鋪墊,設下伏筆。句中“乍”、“斷”二字,用得極為精妙?!罢А?,意即突然。把縱橫跌宕的山勢寫活了;而一個“斷”字,則活靈活現(xiàn)地突出了斷崖峭壁、奇險突兀的景狀,令人拍案叫絕。
意為:峽口山一帶確實是胡人驅馬入侵的要道,也是中原防拒西北各族的要塞。然而山川之險不足以憑依,將士順服、政治清明才更為重要。天地萬物,都盛極而衰,強極則必弱,亦如這山勢之循環(huán)往復。此六句寫穿越峽口山時的所思所感,認為山川的險要不足依憑,只有清明的政治才是固國的根本?!靶抨P”二句,承上啟下?!柏M依”二句,化用孟子和吳起語,可謂全篇之警策?!昂由诫U”三字,極具概括力,涵括了前面極力鋪寫的峽口之險。以山河之險作對比,更映襯了“休明德”的重要。“物壯”二句,繼續(xù)用典,化用老子和司馬遷語,從前面評判安邦治國之策轉而感慨人生事理,語意更進一層,別開洞天,景象更壯,讓人思緒萬千。
意為:山勢連綿起伏,消失在遼遠的天邊盡頭;大漠空曠平坦,卻變動不息,面對如此廣袤無垠的蒼涼背景,不禁讓人心潮起伏,思索這天地萬物的事理和人生際遇。
意為:二位身尊體貴,乃黃金之軀,為何置身于這荒涼塞外?那京都云臺宮中,有著多少飽學之士,排在皇宮紅色的臺階側,恭候著圣上的來臨、賞用,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如何去為朝廷排除邊患?喬知之等人志向高遠,富有文才,因遠隔君恩,只能投身到荒遠的邊塞,其他朝臣卻在宮中陪伴天子。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陳子昂對此深感不平,故有此感慨。
清人翁方綱《石洲詩話》評論陳子昂說:“唐初群雅競奏,然尚沿六代馀波。獨至陳伯玉,峍兀英奇,風骨峻上?!币源嗽娪^之,此言極善。此詩先寫峽口雄峻險要,繼敘險不足恃,世事往復,再嘆友人遭際,轉切自然,層次分明,渾然一體,而語言古樸,風骨蒼勁,景象雄闊,不愧為大家手筆。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
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九日集清涼佳處。宋代。方岳。 老筆盤空墨未乾,最佳處與著危欄。江山分與諸賢客,風雨專為九日寒。白發(fā)自驚秋節(jié)序,黃花曾識晉衣冠。未須詩較明年健,別做茱萸一等看。
題鄧云鄉(xiāng)紅樓識小錄。近現(xiàn)代。施蟄存。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物付云煙。憑君話舊存文獻,又見都城紀勝編。
送少參歸安韓公兵備廣右兼懷方伯喬公督學劉公。明代。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jié)炎海隅,晤言慰疇昔。昨來祗簡書,忽有西甌役。漓江豈不遙,旬宣美臣職。胡由事攀留,壺漿望如渴。矯矯云間公,夢寐猶顏色。劉君鄱陽彥,賤子實親識。嶺樹搖心旌,一別云泥隔。行矣各致辭,努力加餐食。
酷暑終轉陰涼喜而歌。。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xiāng)。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涼首欣髡發(fā),清身欲褪裳。著紗猶覺厚,剪袖總嫌長。轉似鍋臺蟻,煎烤惹惶惶。念及田桑者,縱橫坼舊創(chuàng)。黍青乏浸潤,蔫卷頓成黃。夏殤青半畝,秋減百斤糧。使憶經(jīng)荒歲,怛憂斷客腸,莫添餓殍骨,累累漫松岡。幸甚風聲起,密云蔭野荒,重帷堪蔽日,倏忽有旻涼。有待甘霖至,適情滋莽蒼。煬煬終得熄,天地秉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