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對酒。唐代。李白。 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蒲萄美酒,金叵羅。吳地少女年方十五,嬌小的駿馬把她馱。
青黛描秀眉,還穿著紅錦靴。吐字音不正,嬌滴滴地唱著歌。
豪華的筵席上,你投入懷中醉眼婆娑。芙蓉帳里,能奈你何?
蒲萄酒:據《太平寰宇記》載西域有之,及唐貞觀中傳入,芳香酷烈。
叵羅:或作“頗羅”,胡語之酒杯。
細馬:駿馬之小者。
青黛:古畫眉顏料,其色青黑。紅錦靴:唐代時裝。
玳瑁筵:也寫作瑇瑁筵,謂豪華名貴之筵席。
芙蓉帳:用芙蓉花染繒制成的帳子。泛指華麗的帳子。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3-974
安旗《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李白全集編年箋注》)系此詩于開元十四年(726年)。當時李白在金陵、揚州等地游覽。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3-974
這首七言古詩寫少年冶游情景,是李白初下江南時候的生活寫照。全詩節奏明快,情緒高越,細節明晰,歌唱性極強。
此詩先寫“蒲萄酒”“金叵羅”“玳瑁筵”“芙蓉帳”,其物色華貴精美絕倫。然后女主人公登場。芳齡十五,騎一匹小馬。以“細”指“小”,至今粵語猶然。“馱”字好,坐非正坐,開啟了漫不經心模式。“道字不正嬌唱歌”,是女主人公無目的性地任意揮發。是因為她是吳姬,不能說洛陽正音,才“道字不正”呢,還是她有意來一番個人演繹,將一首熟悉的歌兒唱出陌生化的新奇感呢?李白是深諳此中秘訣的,他明白這是撒嬌,發嗲。在另一首寫給金陵女子的詩中他也說:“楚歌吳語嬌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不要太認真,不要賣弄,有本事最好藏起來,技藝在純熟與生疏之間,態度在迎合與超然之間,這才是“嬌唱歌”,“嬌不成”也“最有情”。十五歲的吳姬真不簡單,她已經掌握了人情與歌藝的精髓:似能未能,大巧若拙。此詩寫吳姬著筆不多,但其天生麗質,音容笑貌,一覽無余,很可見出李白刻畫人物之工。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自贛石舟行數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獨往之興記以八絕 其三。明代。黎民表。 棟宇非長物,弦歌有妙思。畸人雖委蛻,幼婦獨留碑。
重過東湖二首。宋代。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賀新郎二首 其一。清代。項鴻祚。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明鏡碎,寶釵折。星房想更添愁絕,望人間、霜零刺骨,雨飛成血。縱有羲和知此意,一夜玻璃敲缺。已難抵、今生離別。回首玉京樓十二,剩年年、淚灑關山月。千古恨,幾時雪。
移梅。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