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日馳三百里,扁舟東下更開帆。
旦辭杞國風微北,夜泊寧陵月正南。
老樹挾霜鳴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
夜泊寧陵。宋代。韓駒。 汴水日馳三百里,扁舟東下更開帆。旦辭杞國風微北,夜泊寧陵月正南。老樹挾霜鳴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茫然不悟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
汴水奔流,日馳三百里,我的船兒向東順流而下,還張起了白帆。
清晨時離開杞國,刮著微微的北風;晚上泊舟寧陵,月亮正照著南邊的舷窗。
一棵老樹滿帶著清霜,涼風吹來,窣窣作響;花兒上凝聚著寒露,慢慢滴落,連綿不斷。
我只覺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處,眼前的水色與天光都是蔚藍。
寧陵:今河南寧陵縣。
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內,流入黃河。
扁舟:小船。
旦辭:清晨辭別。
杞國:古國名,今河南杞縣。
窣窣(sū):象聲詞。形容細小的聲音。
寒花: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垂露:露珠下滴。
毿毿(sānsān):細長的樣子。亦作“毶毶”。
茫然:猶惘然。失意的樣子。
不悟:不知道。
參考資料:
1、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韓駒是江西詩派中的一員干將。江西詩派詩以布局嚴謹著稱,這首詩是《陵陽集》中的名作,被宋呂居仁等人作為樣板,認為“可作學詩之法”(《詩林廣記》引《小園解后錄》)。
詩題寫夜泊,便以夜泊為中心,這就是所謂擒題。但如果一味扣住詩題,詩便會死板呆滯,必須不即不離,眼睛覷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觸中心,在旁襯上做文章。這首詩前兩聯便不寫夜泊,先寫夜泊以前,船走得飛快,襯映出詩人的心情,以動、行來為下面的靜、泊作陪。第三聯寫夜泊,以景為主,第四聯轉而寫情,使詩有余味。在搭配上,前兩聯盡量蓄勢,蒼勁快捷,自然流暢,景色變化幅度很大,把動態寫足;后兩聯轉入凝重平緩,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動,把靜態寫足。寫動態時,又配合其快,寫流水、北風、明月等粗線條的大環境中的景物,間以地名,形成跳躍;寫靜態時,寫老樹、寒花、微小的聲音與下垂的露水等小景。這樣,全詩以意相貫,以氣相接,渾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來。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評這詩的章法說:“如梨園按樂,排比得倫?!焙苄蜗蟮刈髁丝偨Y。清代王士禎、紀昀等人也對這首詩交口稱贊。
除布局外,這首詩在描寫場景及遣詞造句上也很得熔煉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馳三百里”,氣勢很磅礴,可與李白“千里江陵一日還”、“飛流直下三千尺”一類詩比靠。次句“扁舟東下更開帆”,加一倍寫快,方回評說:“此是詩家合當下的句,只一句中有進步,猶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辭杞國”一聯則寫得很圓活,似山谷詩法。
值得一贊的是,詩尾聯融情于景,由蒼茫的夜色產生迷惘沉醉的感覺,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難以表達的情思,得含蓄不盡之意。但是宋曾季貍《艇齋詩話》挑剔說結處“汴水黃濁,安得蔚藍也?”落實了說,就失去了詩的趣味了。再說,夜間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藍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藍;這時要分辨汴水是否黃濁,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韓駒(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詩派詩人,詩論家。字子蒼,號牟陽,學者稱他陵陽先生。陵陽仙井(治今四川仁壽)人。少時以詩為蘇轍所賞。徽宗政和初,召試舍人院,賜進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因被指為蘇軾之黨謫降,后復召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書少監,六年,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高宗立,知江州。紹興五年(1135)卒。寫詩講究韻律,錘字煉句,追求來歷典故,寫有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佳作,有《陵陽集》四卷,今存。 ...
韓駒。 韓駒(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詩派詩人,詩論家。字子蒼,號牟陽,學者稱他陵陽先生。陵陽仙井(治今四川仁壽)人。少時以詩為蘇轍所賞。徽宗政和初,召試舍人院,賜進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因被指為蘇軾之黨謫降,后復召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書少監,六年,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高宗立,知江州。紹興五年(1135)卒。寫詩講究韻律,錘字煉句,追求來歷典故,寫有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佳作,有《陵陽集》四卷,今存。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題陳貴白畬齋。宋代。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三巖詩 澹山巖。宋代。盧臧。 誰開仙窟宅,非與眾巖儔。樹響晴翻雨,嵐涼夏變秋。禽靈啼復斷,云怪吐還收。深羨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中原俎豆不足奇,請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絕塞招靈旗,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載,元精在天仍為牛斗箕。命宮磨蝎豈公獨,春夢都似黃粱炊。
壬寅臘月十九日嶰筠前輩招諸同人集雙硯齋作坡公生日此會在伊江得未曾有詩以紀之。清代。林則徐。 中原俎豆不足奇,請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絕塞招靈旗,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載,元精在天仍為牛斗箕。命宮磨蝎豈公獨,春夢都似黃粱炊。要荒天遣作箕子,此語足壯羈臣羈。當時天水幅員窄,瓊雷地已窮邊陲。天低鶻沒山一發,祇在海南秋水湄。豈如皇輿西控二萬里,烏孫突厥悉隸吾藩籬。若將壯游較今昔,恐公猶恨未得周天涯。崆峒之西公所夢,恍見小有通仇池。導公神游合西笑,何必南飛載鶴尋九疑。所嗟公身屢徒復遭屏,官屋欲僦猶阻于有司。合江之樓白鶴觀,居此新宅無多時。寄身桃榔啖薯芋,南冠九死真瀕危。吾儕今猶托代舍,憶公倍感皇天慈。謫所一生過也得,公言曠達真吾師。南陽詞人涓玉卮,鞠
次丁鳳儀見懷六首 其六 董子仁少參出中流砥柱圖求題。明代。周瑛。 狂瀾撼風雷,砥柱屹不動。根腳茍未固,豈能排澒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