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云鬟煙鬢與誰期。宋代。王安石。 云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望夫石梳得像云煙一樣的頭發期待誰的歸來?到了像天一樣遙遠的地方就不回來。
好像追隨舜帝因山崩葬在山下的妻子兒女一樣,期待舜帝能穿著衣裳歸還。
⑴望夫石:傳說中,“望夫石”甚多。據載,武昌山北,有望夫石。傳說昔有夫人,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夫而死,化為立石。
⑵更:古時候的時間計量單位,在這里表達時間的長久。
⑶九疑山下女:傳說中舜帝的妻子娥皇、女英,她們是帝堯的女兒。帝舜南巡,至九疑山,崩,遂葬于此。二女追隨不及,乃投湘水而死。
⑷裳衣:衣裳。喻指舜。
參考資料:
1、王兆鵬,黃崇浩.王安石集:鳳凰出版社,2006年:28-29
2、劉振鵬.王安石文集:遼海出版社,2010年:91
3、孫董霞.望夫石意象詩意詮釋:現代婦女341期,2010年:1-2
皇祐五年(1053年)六月,王安石被旨前往蘇州相度水勢時,作下此詩。
參考資料:
1、王兆鵬,黃崇浩.王安石集:鳳凰出版社,2006年:28-29
2、王安石.王安石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183
一、二句寫眼前的望夫石,云鬟煙鬢,語言簡單明了,描寫形象逼真,把云煙比作望夫石頭發。“云鬟煙鬢與誰期”中的“與誰”用了反問的語氣,體現出望夫石對丈夫的歸來抱有深深的期待,并引起讀者思考望夫石像所想的內容。
三、四句轉寫另外一個“望夫”的傳說,引用了“二妃望舜,本意在望其生還。”的典故。通過舜帝妃子期待舜帝歸還來烘托詩人所要表達出向往國家美好政治的前景。在詩人者看來,舜還是上古圣明之君的一個代表。望舜實是向往圣明之治。希望國家未來的政治路途能夠光明,國家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全詩沒有國家方面的描繪,卻通過運用妻子期待與丈夫相聚的典故,來表達對未來國家興盛的向往。詩中通過“還”字把“望夫石”和“二妃望舜”的典故相連,借以妻子期待丈夫歸來的故事,共同表達出詩人對未來美好的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之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唐代。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階下貔虎士,幕中鹓鷺行。今我忽登臨,顧恩不望鄉。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時命難自知,功業豈暫忘。蟬鳴秋城夕,鳥去江天長。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冬夜與錢員外同直禁中。唐代。白居易。 夜深草詔罷,霜月凄凜凜。欲臥暖殘杯,燈前相對飲。連鋪青縑被,封置通中枕。仿佛百馀宵,與君同此寢。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游韋氏園時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明代。黎民表。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骯臟,吾意在耕桑。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寄懷龍皋葉大夫。明代。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瞻望,斷魂誰為招。
游西湖。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望湖樓閣獨自登,煙霏向背攢寒玉。想見襄陽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續。道人長坐西山河,骨清氣明韻出俗。久居京闕厭塵土,一夕歸心俊如鵠。明窗為君研破硯,落筆轉頭風雨速。龍山深處如定居,就彼結鄰容我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