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主人家。不問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妝晃了,巴巴。系上裙兒穩也哪。
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今日新歡須記取,孩兒,更過十年也似他。
南鄉子·好個主人家。宋代。辛棄疾。 好個主人家。不問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妝晃了,巴巴。系上裙兒穩也哪。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今日新歡須記取,孩兒,更過十年也似他。
你當初只貪圖他家里條件好,不問他這人好壞,你就輕易走進了那人家門,做了妓女。發現“那人”病得不成樣子,并且容貌丑陋,而你卻系上裙兒,強顏歡笑,暫時把“那人”穩住,等待時機的到來。
你離開舊主人,沒有流下一滴眼淚。當初所謂的“海誓山盟”,不過是一套虛無縹緲的騙人的鬼話。你今日另尋新歡時應當汲取以往輕率上當的教訓,否則過上十年八年,新歡也必將和“那人”一樣丑陋不堪。
嗏(chā):語氣助詞。
妝晃:謂樣子難看。引申為出丑之意。
巴巴:可憐巴巴。
些些:數量,這里指流淚多。
賒:此有渺茫難憑之意。
孩兒,是上對下的通稱。
參考資料:
1、朱德才 .增訂注釋辛棄疾詞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9 :169 .
2、朱德才 薛祥生 鄧紅梅 .辛棄疾詞新釋輯評(上冊) :中國書店 ,2006 :239-240 .
這是一首贈妓詞。寫妓女拋棄舊主,另尋新歡,并就此對其進行批評、規勸。語多嘲諷,詼諧有趣。
全詞共分兩大部分。前七句為第一部分,寫其拋棄舊主人。起首二句寫其輕率。不經了解,便一口咬定那人是“好個主人家”,所以“不問因由便去嗏”,走進了那人家門,做了妓女。輕率難免上當受騙,所幸的是此女有處變不驚的本領。故“病得”三句接寫其機智。言其發現“那人”病得不成樣子,且容貌丑陋,而她卻處變不驚,系上裙兒,強顏歡笑,虛與周旋,暫時把“那人”穩住,等待時機的到來。“別淚”二句寫其對舊主人毫無感情,即使離去,也不會流下一滴眼淚。所謂“海誓山盟”,不過是一套虛無縹緲的騙人的鬼話,天方夜譚而已。從而揭示此妓的無情無義。“今日”三句為第二部分,寫作者對妓女的贈言。謂其應當汲取以往輕率上當的教訓,對人不可輕信,這是今日另尋新歡時所必須“記取”的,否則還要上當受騙,過上十年八年,新歡也必將和“那人”一樣丑陋不堪。
這首詞在藝術風格方面的特點主要是通俗似曲。詞中運用了大量的宋元時代的方言俗語,如“嗏”、“妝幌”、“巴巴”、“穩”、“賒”、“孩兒”之類,加上其他一些詞語也多取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語,因而形成本詞通俗易懂,新鮮活潑的藝術風格。而這類詞突破了文人詞追求典雅的傳統,開后世散曲之先河。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宮人斜。明代。張璨。 雷霆絕響山陵起,三十六宮土花紫。委環遺佩總成塵,一抔黃土埋艷春。蓬科棲煙竄狐鼠,蕭颯酸風迷楚雨。三更磷火作紗燈,冢上嘍嘍話紅鬼。
襄陽公宅飲。唐代。孟浩然。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論明三倒。座非陳子驚,門還魏公掃。榮辱應無間,歡娛當共保。
偈頌六十五首。宋代。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從來與渠水米無交,年年今日,缽盂安柄。因甚如此,雞不吃谷,肫里有病。
點絳唇。清代。顧信芳。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新雁橫空,天寫秋云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春感。宋代。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棱棱顏面塵埃滿,渺渺山河歲月遒。谷飲芝餐皆可飽,人生何必稻粱謀。